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Ⅳ,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Ⅴ.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____
示例: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化学小组对卤代烷在不同溶剂中发生反应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1】取一支试管,滴入15滴溴乙烷,加入的NaOH溶液,振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片刻后,取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滴入另一支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再加入2滴溶液。溶液出现浑浊。
【实验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液体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产生的气体通过试管A后,再通入盛有酸性溶液的B试管。紫红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1)实验1中,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1中,试管中盛有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
(3)已知:溴乙烷的沸点:,1-溴丁烷的沸点:
①由微粒间作用解释溴乙烷和1-溴丁烷沸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有同学用溴乙烷代替1-溴丁烷进行实验2,发现酸性溶液不褪色。由已知沸点差异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
(4)对比实验1和实验2所用试剂,有利于消去反应发生的外部条件,除了碱性试剂外,还要求________(填“强极性”或“弱极性”)试剂。
(5)实验2检验出反应产物有丁烯,仍不能说明该条件下没有发生取代反应。若进一步检验是否生成1-丁醇,可采用的如下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b.对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c.使反应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
(6)研究表明,除了外部条件,卤代烷的自身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反应的趋向。伯卤代烷()优先发生取代反应,叔卤代烷()优先发生消去反应。写出2-溴-2-甲基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兴趣小组查阅文献后,设计实验对苯酚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ⅰ. 25℃,相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Ka(C6H5OH)=1.3×10−10
ⅱ.苯酚与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6C6H5OH [Fe(C6H5O)6]3−(紫色)+6H+
Ⅰ.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
(1)苯酚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 C6H5OH,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苯酚与铁离子的显色反应
实验1实验2

兴趣小组对以上实验的现象提出猜想。
猜想1: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猜想2: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3)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继续加入固体,若溶液颜色无变化,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固体(填化学式),若溶液颜色变为浅紫色,说明猜想2成立。
(5)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猜想3:溶液的会影响显色效果,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现象
3向2mL苯酚溶液(调节)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溶液显紫色
4向2mL苯酚溶液(调节)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5向实验4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至过量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紫色;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
①实验4中生成的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5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探究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资料:为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酸。
Ⅰ.无外加酸碱时,实验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1)根据_____,可证实实验ⅰ中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2)已知黄褐色沉淀中有,还可能存在,设计实验证实_____。(填操作和现象)
(3)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无外加酸碱时反应结束后降低的原因_____
Ⅱ.外加酸碱条件下,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现象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再滴加溶液液体变为红褐色,立即产生大量气体,有液体喷出试管,最终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再滴加溶液溶液呈黄色,有少量气泡产生,静置无沉淀产生

(4)根据实验ⅲ,推测立即产生大量气体的原因。
猜想一:催化分解。
猜想二:_____
设计实验_____,证实猜想一不是立即产生大量气体的主要原因。
(5)是产生氧气的主要微粒。请结合反应机理分析酸性条件下产生气体少的原因_____
主要反应机理:
(的水解)
注:代表的化合价为+3
(6)已知体系在废水净化中,具有一般化学氧化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是由于有强氧化性,根据以上实验探究,配制该体系最好控制在_____条件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探究Cu与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无色)(白色)
(白色)

序号试剂x实验现象
溶液溶液变为浅蓝色,时,铜粉有较多剩余
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时,铜粉完全溶解

(1)Ⅰ、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均变为蓝色,推测有生成。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溶液,均产生蓝色沉淀。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内,Cu被氧化的反应速率:Ⅰ_______Ⅱ(填“>”“<”或“=”)。
(3)研究Ⅱ的反应过程,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不同时间取左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溶液,取样时间与实验现象如下(不考虑的作用)。

序号取样时间/min现象
1产生白色沉淀
10产生白色沉淀,较时量多
30产生白色沉淀,较时量少
40无白色沉淀产生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ⅰ~ⅳ中,分别取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滴加溶液,溶液红色依次变浅。
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
②根据ⅰ、ⅱ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推测Cu转化为,Cu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由ⅲ、ⅳ可知,后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对比Ⅰ和Ⅱ,结合ⅰ~ⅳ,在Cu与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
(5)研究的浓度对铜粉溶解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a中加入的试剂x为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铜粉有少量剩余,溶液变为蓝色,有少量白色沉淀,经检验白色沉淀是。则铜粉未完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
6 . 某小组分别进行如下3组实验研究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1滴溶液溶液迅速变绿,未见白色沉淀生成;
静置2小时后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
先加入5滴溶液,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未见白色沉淀生成
先加入5滴溶液,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同时迅速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红色消失
已知:水溶液中,为白色沉淀,呈黄色。被称为“拟卤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B.由①可推知:①中生成配合物反应的反应速率大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C.由②③可推知,结合的能力:
D.由①③可推知:促进了转化为
7 . 某化学小组对卤代烷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1]取一支试管,滴入15滴溴乙烷,加入1mL5%的NaOH溶液,振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片刻后,取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滴入另一支盛有___________的试管中,再加入2滴AgNO3溶液。溶液出现浑浊。
[实验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液体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_试管A后,再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B试管。紫红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1)补全试剂:实验1中___________,实验2中___________。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已知:溴乙烷的沸点:38.4℃,1-溴丁烷的沸点:101.6℃
①由微粒间作用解释溴乙烷和1-溴丁烷沸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用溴乙烷代替1-溴丁烷进行实验2,发现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由已知沸点差异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1和实验2所用试剂,有利于卤代烃消去反应发生的外部条件,除了弱极性溶剂外,还需要相对较___________(填“高”或“低”)的温度。
(4)实验2检验出反应产物有丁烯,仍不能说明该条件下没有发生取代反应。若进一步检验是否生成1-丁醇,可采用的如下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反应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
b.对产物进行质谱分析
c.对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5)研究表明,除了外部条件,卤代烷的自身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反应的趋向。伯卤代烷(R-CH2-X)优先发生取代反应,叔卤代烷()优先发生消去反应。写出2-甲基-2-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8 . I.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多种多样。下列十种物质:①C2H5OH ②CH3CHO ③CH3COOH ④HOCH2CH2OH ⑤HOCH2(CHOH)4CHO⑥蛋白质 ⑦淀粉 ⑧油脂 ⑨酚醛树脂⑩塑料

填写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_
(2)①~④中能发生缩合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3)①~⑤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___________
(5)⑨单体为___________;⑩单体为___________
II.某同学为验证酸性:醋酸>碳酸>苯酚,经仔细考虑,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6)A处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B处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①醋酸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苯酚溶液       ④苯酚钠溶液
(7)装置II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
(8)能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的现象___________
(9)写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9 . 研究小组探究与水反应。取粉末加入到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溶液变红色,20秒后褪色

ⅰ.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ⅱ.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褪色

ⅰ.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

ⅱ.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②中现象ⅰ可知,与水反应有生成
B.由③、④可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
C.由②、③、④可知,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不是
D.向①中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盐酸,溶液最终变成红色
2023-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统练四化学试题
10 . 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的适宜条件。
资料:ⅰ.葡萄糖在碱的作用下,可以生成黄色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可聚合为颜色更深(如棕色)的聚合物。
ⅱ.Cu2O、CuO均溶于氨水,生成;Cu不溶于氨水。
(1)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

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加热,无明显现象,静置后未见砖红色沉淀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砖红色沉淀
①实验Ⅱ中,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Ⅱ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但实验Ⅰ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原因:
a.电极反应式:
ⅰ.还原反应:
ⅱ.氧化反应:___________
b.依据电极反应式分析实验Ⅱ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可能原因:随增大,氧化性减弱,但是___________
(2)探究葡萄糖溶液的用量和水浴温度(加热时间约1min,冷却后过滤)对该反应的影响。

编号

实验Ⅲ

实Ⅳ

实验方案

温度

现象

5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极浅黄色得到大量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浅橙色

7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棕黄色得到大量砖红色沉淀并伴有少量黑色沉淀;滤液呈棕色

10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红棕色得到大量黑色沉淀;滤液呈深棕色
①经检验,实验Ⅳ中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含有Cu。检验方法是:取实验Ⅳ中70℃时产生的沉淀,洗涤,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
②分析实验Ⅲ未产生黑色Cu的原因,同学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a:葡萄糖物质的量少,无法将Cu(Ⅱ)还原为Cu单质。
假设b:___________(补充完整)。
经定量分析可知假设a不成立。
(3)综合以上实验,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时,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将宜采用的条件填入下表。
温度/℃NaOH溶液葡萄糖溶液
条件___________2mL10%NaOH溶液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29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