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探究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通入一段时间,加热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木条复燃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将Ⅲ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最终溶液变为浅绿色
已知:熔点-72℃,沸点-10℃;熔点16.8℃,沸点44.8℃。
下列关于分解产物的判断及依据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ⅠA中与实验Ⅲ中现象推断产物中有
B.由实验ⅠB中白色沉淀推断产物中一定含
C.由实验Ⅱ中现象推断产物中有
D.除实验Ⅳ中现象外,仅由实验ⅠA中固体颜色变化也可推断产物中可能含
2023-08-3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B)试题
2 . 大量燃放鞭炮会引起空气中等有害气体含量增高,造成大气污染。某兴趣小组欲探究的性质,并利用制备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已知溶于水即生成
(1)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①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装置B用于检验的漂白性,其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
③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甲同学欲用装置代替装置,你认为装置除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制备焦亚硫酸钠并测定其含量
①将通入制取,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测定某葡萄酒中残留量的方案为:取葡萄酒样品100.00mL,加入盐酸充分蒸馏。将馏分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消耗标准溶液25.00mL。若需配制标准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计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计)为___________
2023-08-2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已知,某同学设计利用如图装置分别检验产物中的气体。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用装置甲高温分解,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
B.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C.装置丙中品红溶液不会褪色,无法检验
D.用装置丁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2023-08-2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
(3)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如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氨与氧气在加热、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也体现了这一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 . 化合物A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无色气体B高温下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X,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增大到原来的1.5倍;无色气体G为单质,混合气体Z呈红棕色。
(1)化合物A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无色晶体A受热分解生成无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F→Y过程中棕黑色固体溶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白色固体E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2023-08-08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化学试题
6 . 如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可以是无水
B.丙中溶液褪色,丁中溶液变浑浊,说明反应中生成
C.戊中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D.浓硫酸在反应中表现强氧化性
2023-07-30更新 | 76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的性质。
(1)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根据的化合价,推测具有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该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推测的结果,设计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遇淀粉变蓝)。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结论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具有_____
溶液(先酸化好)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具有还原性
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两种气体具有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4)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则溶液最多可生产的肉制品的质量为_____kg。
8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④的变化中,有2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向②后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C.若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不相同
D.④中的现象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2023-07-26更新 | 42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研究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溶液
ⅱ.几滴淀粉溶液、溶液
ⅰ.溶液变为浅黄色
ⅱ.溶液变蓝
ⅰ.溶液
ⅱ.几滴淀粉溶液、溶液
ⅰ.溶液保持无色
ⅱ.溶液不变蓝,溶液的
【资料】:ⅰ.溶液呈碱性。
ⅱ.并加热的条件下极不稳定。
ⅲ.碘的化合物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ⅳ.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可以氧化
(1)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实验Ⅰ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Ⅱ,研究实验Ⅱ反应后“溶液不变蓝”的原因。
①提出假设a: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设计实验Ⅲ证实了假设a成立,补充实验Ⅲ的操作及现象: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少量滴有淀粉溶液的碘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
②提出假设b:可将氧化为
进行实验也证实了假设b成立。
(4)检验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的:取实验Ⅱ所得溶液,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整个过程均未出现蓝色,一段时间后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测得溶液的。再加入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
①产生的黄绿色气体是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理由是_______。欲证明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存在,改进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③实验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3-07-16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是一种常见试剂,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用途。
I.不稳定、易分解,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实验装置。
   
(1)若利用图甲装置,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有同学提出将改为___________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如图为某小组研究的酸、碱对分解的影响。该小组提出可以用固体与溶液反应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Ⅱ.实验室用快速制氧气,其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时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乙、丙、丁四图所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小,其分解越慢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分解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分解越快
D.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浓度越大,对分解速率的影响越大
(6)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 B.反应限度 C.反应焓变 D.反应路径 E.反应活化能 F.活化分子百分数
2023-07-15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