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含的盐溶液与的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溶液溶液逐渐变为蓝色。2天后,片有较大量剩余,溶液仍为蓝色

溶液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铜片表面覆盖有白色固体(经检验为)。2天后,白色固体消失,片无剩余,溶液中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溶液溶液逐渐变为绿色,实验过程中未见气泡产生。2天后,片少量剩余,溶液中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已知:ⅰ.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棕色)。
(1)Ⅰ、Ⅱ、Ⅲ溶液均约为1.3,溶液显酸性且相近的原因________
(2)小组同学取实验Ⅰ中反应2天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溶液,观察到溶液迅速变红,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甲同学猜想:实验Ⅰ原溶液中可能已反应完,可能在该条件下被氧化。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猜想,其实验方案是:向________(填化学式)和________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该条件下能被氧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强了________
(3)实验Ⅱ中片无剩余,说明实验Ⅱ反应比实验Ⅰ快,实验Ⅱ中产生白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白色固体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由此对比实验Ⅰ和实验Ⅱ,推测在实验Ⅱ中的作用是________。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导致增大,形成沉淀。
(4)实验Ⅲ所得溶液的颜色不是蓝色,小组同学猜测反应中生成了,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验证了其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金属片的烧杯中加入的混合溶液[与约为1.3、]2天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铜片表面有细小气泡附着

继续加入少量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溶液迅速变为浅棕色
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与反应的多样性与阴离子种类、生成物存在形式等有关。
2024-06-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 . 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可利用下面装置模拟制取三氯化铬(为气流控制开关)。

原理:
已知:气体有毒,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h→i→d→e→b→c→f→g
B.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整套装置的不足是升华的三氯化铬易凝华堵塞导管,可加粗导管或导管加保温装置
D.实验开始和结束都通一段时间,但目的不相同
2024-06-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四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3 . 用途广泛。某实验小组同学围绕开展如下实验活动。
.配制溶液
(1)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填标号)。

.实验探究
探究温度对溶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水的挥发)。
实验序号操作测试温度
1采用水浴加热,将溶液从持续升温至,每隔测量并记录溶液

(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1中测得,可知当时,溶液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主要是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___________发挥主导作用。实验1中测得,且当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5)针对(4)中实验现象,小组同学继续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溶液中存在平衡:
提出猜想:对于溶液,当时,该反应进行程度很小;当时,该反应进行程度明显增大。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猜想。补充表格内容。
实验序号操作测试温度
2采用水浴加热,①___________,然后冷却至,并记录溶液
3采用水浴加热,将溶液从升温至,然后冷却至,并记录溶液
实验结论:②根据实验1~3的结果,小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拓展总结:③溶液中存在的自偶电离平衡:时,自偶电离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时,]。当温度升高时,更易分解,从体系逸出,促进了在溶液中的分解。
(6)写出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6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4 . 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在探究镁的性质时,设计实验并用手持探测器测得溶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如表所示:
装置图序号试剂A实验现象某气体含量变化曲线
   pH=10.8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pH=10.8NaHCO3溶液有大量气体生成,生成白色沉淀   
已知:NaHCO3溶液中存在自耦电离+ +H2CO3,且温度高于48℃时开始分解。经测定,实验序号②中白色沉淀成分为MgCO3•n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与冷水、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B.实验序号②曲线表示CO2气体在溶液中含量的变化
C.实验序号②气体成分:CO2和H2
D.生成MgCO3•nH2O的反应为:Mg(OH)2+2+(n-2)H2O=MgCO3•nH2O+
2023-06-03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操作
A证明氧化性:分别向盛有4mLKBr溶液和4mLKI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mL氯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证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C比较醋酸的和碳酸的的大小向盛有2mL1mol/L醋酸的试管中滴加1mol/L溶液,观察现象
D探究盐类水解的应用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煮沸后,向其中加入5~6滴0.01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A.AB.BC.CD.D
2023-05-1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将乙二醇()转化为乙二酸
B.用乙装置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C.用丙装置除去NaCl固体中的
D.用丁装置鉴别溶液和溶液
2023-04-21更新 | 100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探究Fe2+与SCN-能否反应生成配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FeCO3固体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FeCO3由FeSO4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后,依次打开活塞K4、K3、K1,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K2,关闭_______,反应结束后,将b中FeCO3固体纯化备用。
(2)分别取等量少许FeCO3固体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I和实验II:

①向难溶电解质中加入具有不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会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则实验II中KCl溶液会使FeCO3(s) Fe2+(aq)+CO(aq)溶解平衡向_______(填“溶解”或“沉淀”)方向移动。
②已知相同浓度的KSCN和KCl溶液的“盐效应”作用相近。两组实验的滤液中二价铁的总浓度实验I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验II,其原因是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Fe2+和SCN-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生成配合物。
8 . FeCl3(易升华)是常见的化学试剂。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与FeCl3相关的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粉制备FeCl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
(4)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的优点是_______
Ⅱ.探究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5)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
(6)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再加入过量Cu粉,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
(7)已知(6)中除了红色褪去,还产生了白色沉淀。小组成员查阅得知CuCl和CuSCN均为白色沉淀。为探究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小组成员完成了以下实验:向4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KSCN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现象可知此白色沉淀为_______(填化学式)。
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Cu2+与SCN-可发生如下两种反应。
反应i: Cu2+ + 4SCN- =[ Cu(SCN)4]2 -(淡黄色)
反应ii: 2Cu2+ + 4SCN- = 2CuSCN↓+ (SCN)2
设计实验如下:
操作现象
在盛有2 mL 0.1mol·L-1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很快由蓝色变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
2h后溶液为绿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24h后,溶液绿色变浅,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
由此现象可知,反应速率较快的为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ii”)。 小组成员得出结论,反应ii不是CuSCN产生的主要原因。
(8)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u2+、 Fe2+和SCN-可直接发生反应,生成CuSCN和Fe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2-07-08更新 | 5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9 . 在生活中亚硝酸钠(NaNO2)应用十分广泛,少量可做食品的护色剂,可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还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2NO+Na2O2=2NaNO2,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设计制备干燥的亚硝酸钠(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已知:NO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所给的部分装置仪器和药品制备NaNO2,仪器连接顺序为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反应开始前和结束后都需要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盛水的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
(4)如果实验前未通入过量氮气,硬质玻璃管中过氧化钠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性强于硝酸)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芳香伯胺类药物在盐酸存在下,能定量地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原理为ArNH2+NaNO2+2HCl=[Ar-N≡N]Cl+NaCl+2H2O,用已知0.5000mol·L-1的盐酸滴定含0.36g亚硝酸钠和足量芳香伯胺类药物的混合物溶液25.00mL,平行三次实验得消耗的盐酸的平均体积为20.00mL,亚硝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6-05更新 | 74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三)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的性质。

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起始显红色的原因:
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C.②中溶液起始显黄绿色的原因:
D.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2022-04-29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