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5 道试题
1 . 利用三通阀进行气体的性质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先通过旋转阀门连通注射器2、4收集气体,再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4的反应中,硝酸体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B.旋转阀门,连通装置1、2,2中气体颜色不变
C.连通装置1、2实验后,装置3中换成NaOH溶液可进行尾气的吸收处理
D.装置4若换成浓氨水和碱石灰,可进行的性质探究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碘酸(HI)的制备及其性质,有关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磷酸沸点是261℃,不容易分解,几乎没有氧化性;②HI易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分解温度为300℃。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有浓磷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广口瓶里四氯化碳层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备HCl选用浓硫酸[],而制备HI不能用浓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
(3)加热温度控制在300℃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若装置A中除HI气体外,只生成两种酸式盐,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装置B中现象是_______有较强氧化性,但是装置B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5)装置C中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棕色,产生沉淀,经检测沉淀为CuI。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实验完毕后,取少量装置D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则装置D中100 mL 0.5 mol⋅L酸性溶液最多能氧化_______mol HI。
2024-04-0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质检二(二模)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打磨掉氧化膜的金属Mg,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
实验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实验Ⅳ:向实验Ⅲ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资料显示:为黄色,为绿色不溶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
B.实验Ⅱ:Mg消耗了溶液中的从而产生了
C.实验Ⅲ:有生成
D.实验Ⅳ:获得的蓝色沉淀为
2024-04-01更新 | 68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在验证某些离子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相关探究。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

滴管

1.0 KI溶液

1.0 溶液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溶液

Ⅱ.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黄


(1)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Ⅰ中的黄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设计实验检验黄色沉淀是否含:取适量的黄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说明黄色沉淀不含。故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适量实验Ⅱ中得到的黄色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由此推断实验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分析实验Ⅰ、Ⅱ的现象得出结论:氧化性比强。你认为该结论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观点:___________(填操作及现象)。
(5)为检验能否氧化,设计实验Ⅲ,装置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KI溶液变为棕黄色,溶液中C电极上有银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

查阅资料:

微溶于水,不稳定,在溶液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

       

溶液中C电极作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KI溶液中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有Ag单质生成,而实验Ⅰ中没有,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5 . 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装置Ⅱ中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选项              装置Ⅱ中实验现象
A浓盐酸MnO2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稀硫酸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浓氨水生石灰硫酸铝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70%硫酸Na2SO3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
A.AB.BC.CD.D
2024-03-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6 .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

溶液中通入,无明显现象;再通入X气体,出现沉淀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或溶于水显碱性

C

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等物质的量的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振荡,白色固体溶解,黑色固体不溶解

D

向盛有甲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苯环受甲基影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A.AB.BC.CD.D
2024-03-22更新 | 4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一模化学试题
7 . 下列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取少量Fe3O4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观察现象检验Fe3O4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2+
B向0.1mol.L-1H2O2溶液中滴加0.1mol.L-1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H2O2具有氧化性
C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验证蔗糖发生水解
D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lmol·L-1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比较酸性:CH3COOH>HClO
A.AB.BC.CD.D
2024-03-18更新 | 67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试卷化学(二)
8 . 为探究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①抽去毛玻璃片后,反应瓶内壁有白色固体物质生成,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②取白色固体物质溶于水,依次加入稀盐酸、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固体主要成分为
B.物质氧化性:浓
C.由实验可知,能用湿润的淀粉试纸鉴别
D.实验后的剩余气体可用酸性溶液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2024-03-09更新 | 69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年3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制备漂白粉和氯酸钙并探究的性质。

查阅资料:①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试剂是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中常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影响漂白性的因素。

实验

溶液

添加试剂

1%品红溶液

水浴温度

定溶液褪色时间/s

I

10mL

2mL蒸馏水

2滴

25℃

10mL

2mL盐酸

2滴

25℃

10mL

2mLNaOH溶液

2滴

25℃

10mL

2mL蒸馏水

2滴

50℃

①设计实验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预测:,实验结果:。原理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化学试题
10 . (四氢铝钠)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和供氢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实验室制备原理为(在乙醚中进行,乙醚沸点:34.5℃)。某实验小组选择下列装置制备(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遇水蒸气剧烈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连接顺序为
B.不能用浓硫酸、硝酸替代装置Ⅰ中的稀硫酸
C.实验中观察到装置Ⅳ中产生黑色沉淀
D.实验室制备的装置要保持干燥
2024-03-08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六)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