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和70%的溶液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装置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向浓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三种固体,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红棕色气体是HBr
B.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可知还原性:
C.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可知还原性:
D.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强酸性、吸水性、氧化性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碳元素)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填 “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5-27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卷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和试剂进行NH3的制备及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关闭K2,K3,打开K1、K4,加热甲处试管。甲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处瓶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丙处烧杯中的试剂为稀硫酸,丙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丁处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2、K4,打开K3,挤压胶头滴管,己处圆底烧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甲装置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代替,试剂a可选择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氨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制备与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溶液可用98%的浓硫酸代替以加快反应速率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试剂a可选择澄清石灰水以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D.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并挤压气囊使装置内残留的SO2被充分吸收
2024-05-04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质间的氧化性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的离子反应式为ClO-+Cl-+2H=Cl2↑+H2O
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起吸收尾气的作用
C.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换
D.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可证明氧化性:Cl2>Fe3>I2
2024-05-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hx02
7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8 . 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
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甲、乙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碱石灰                    b.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
II.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5)在G装置圆底烧瓶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时,应:___________(填字母)。
a.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b.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c.进气管、出气管等长
(6)G装置有多种作用,请任写出其中两种___________
(7)常温常压下,G装置上的圆底烧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最终液体充满整个烧瓶,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L/mol)。
2024-04-29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九县(区、市)一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
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氧化性几乎相同。
I.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ⅰ.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
ⅱ.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
2024-04-20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10 . 为探究+1价Ag的氧化性,开展如下活动。
(1)配制溶液:称量→溶解→冷却→操作①→洗涤→注入→混匀→定容→操作②→装瓶贴标签
①下列图示中,操作①为_______、操作②为_______

②用FeCl3·6H2O配制100mL0.1mol·L-1FeCl3溶液时,应称量_______g固体。
③实验室AgNO3溶液通常盛放在_______试剂瓶中。
(2)通过如下实验,比较Ag+、Fe3+、I2的氧化性。

实验现象:
I中产生黑色沉淀,滴加KSCN溶液,变红
II中溶液呈棕黄色,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III中产生黄色沉淀,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
①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
A.氧化性顺序:Ag+>Fe3+>I2                    B.氧化性顺序:Fe3+>I>Fe2+
C.还原性顺序:I>Fe2+>Fe3+                    D.还原性顺序:Fe2+>Ag>I       
③推测III中未发生Ag+氧化I的原因_______
(3)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g+氧化I的反应。

①图中盐桥中的电解质可用_______
A.KCl    B.KNO3    C.Fe2(SO4)3
②闭合K,电流计指针偏转。“石墨2”作_______
A.阴极                    B.阳极                           C.正极                           D.负极
③已知0.1mol·L-1AgNO3溶液的pH=6。上述实验中可能是氧化了I,将装置中的_______溶液换成_______,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确认Ag+氧化了I
取I中产生的黑色沉淀0.0216g于试管中。进行实验:①向黑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使其溶解;②再向试管中滴加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③再向其中滴加乙醛溶液,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
(4)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为得到光亮的银镜,实验时应做到:_______(任写2点)。若黑色沉淀全部转化为银镜,理论上需要乙醛_______mol。
A.1×10-4      B.2×10-4     C.1×10-3      D.2×10-3
2024-04-18更新 | 5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