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滴加浓盐酸,开始制备氯气。
ⅱ.当②中试管内和处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②中试管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停止滴加浓盐酸。
ⅳ.……
(1)若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则装置①应选用___________(填“I”“Ⅱ”或“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②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可进行的操作Ⅳ和预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操作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浸有溶液的棉花可以吸收可能逸出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解释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的还原性,取试管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向第二份溶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3 . I、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太阳能为热源,利用纳米级可获得氢气,过程如图所示,整个过程的催化剂为___________(填名称);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则同时生成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Ⅱ.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
(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①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4 .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图中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D中:___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很快停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盐
D.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习题解析中看到:“通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成而产生沉淀”,有同学对这个解析提出了质疑,“因没有隔绝空气,也许只是氧化了,与无关”,于是做了“通入溶液”的探究实验,用pH传感器检测反应的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小组发现装置C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硫酸钡产生的原因,分别在装置C中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则③④号实验,应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编号

试剂

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煮沸过的________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__________溶液50mL

(3)进行①③号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①号依然澄清,②③④号均出现浑浊。据此请补充②号实验中装置C中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4分别为①②③④号实验所测pH随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实验②500s时产生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mg。(可忽略溶于水产生的
2024-05-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气体的制备就是重要的一类实验。
Ⅰ.的制备

(1)该实验中A装置制备能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填选项)。
a.的固体混合物        b.固体        c.固体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Ⅱ.反应的探究
室温下,用收集到的氯气与氨气按下图所示装进行实验(实验前关闭)。

(3)为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气体a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依据操作步骤在表格中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并解释原因。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向试管中注入气体a(约是气体b的3倍),关闭,恢复室温试管内出现白烟并在试管内壁凝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打开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齐盛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8 . 1-溴丁烷可用于合成麻醉药盐酸丁卡因,也用于生产染料和香料,是稀有元素萃取的溶剂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制备如图(夹持装置略):

已知:ⅰ.(浓)
ⅱ.
ⅲ.(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时,若选用较浓的硫酸作为反应物,得到的产品会呈黄色,为除去颜色,最好选择下列的_______(填标号)溶液来洗涤产品。
A.四氯化碳       B.硫酸钠       C.氢氧化钠       D.亚硫酸钠
产品选择上述溶液洗涤后,还需要用蒸馏水洗涤一次,洗涤液与产品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适量的水、饱和溶液、水洗涤、用无水干燥,蒸馏,得到最终产品。若投入正丁醇,得到产物,则1-溴丁烷的产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探究小组为研究1-溴丁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①对比ⅰ、ⅱ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卤代烃水解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②实验ⅲ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③为深入研究1-溴丁烷与溶液是否能发生消去反应,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探究(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加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Ⅰ.甲同学认为不能依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判断A中发生消去反应,理由是_______
Ⅱ.乙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依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否发生消去反应,改进的方案是_______
9 . 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探究硫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则B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通过实验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则从原子结构角度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3)若利用上图装置探究碘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需要改动的一处是_______。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24-04-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探究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验证氯气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H的名称为_______
(2)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氯气进入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E中溶液先变为红色,后红色褪去,为探究E中溶液褪色的原因,该同学提出两种假设:
a.Fe3被氧化;
b.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可验证假设b成立。
(5)实验结束后,在另一个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G上滴加溴水,棉花G变蓝。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Cl2>Br2>I2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减弱
D.Cl、Br、I对应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化学试题(慧光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