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0 道试题
1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呈淡黄色,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____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_____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④结束实验时先熄灭A、C处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N2,其目的是_______
(2)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晒制蓝图时,草酸亚铁晶体是感光剂,会失去结晶水转化为FeC2O4,现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该显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II.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2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已知:)。
(4)步骤2中还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_______
(5)草酸亚铁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24-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2 . 某实验小组探究Fe2+与H2O2反应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a.Fe3+被H2O2还原  b.SCN-被O2氧化  c.SCN-被H2O2氧化。
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滴加试剂现象
Ii.向2mL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
ii.再滴加5滴5%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mol·L-1、pH约为5)
i.无明显现象
ii.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并测得生成了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IIii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13溶液;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
iV.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iii.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iV.产生白色沉淀
IIIV.向2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观察现象;后通入O2,观察现象V.先变红,通入氧气后无明显变化
A.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中n(H+)变小B.通过实验II、III可验证假设c正确
C.实验II证明SCN-被氧化成SOD.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假设b
2024-05-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各装置连接成一整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D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纯净干燥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必需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橡胶管 k 的作用是 _______
(3)装置F的试管内装有NH4Cl和Ca(OH)2,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装置D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产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 气体产物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 用NA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5)Cl2从D装置右边较短的g导管导入,目的是 _______
2024-05-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人类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相关性质,

(1)实验室利用A 装置制备NH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氨气极易溶于水,下列能用作吸收氨气的装置是_______ (填序号)。

(2)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以下现象,完成表格:
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C装置中黑色CuO固体全部变红反应生成了Cu2O或___
D装置中无水CuSO4,变蓝反应生成了___
F装置中收集到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生成了N2
②实验后取 C 中固体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且有红色固体剩余,再加入下列___试剂(填选项),固体又可以继续溶解。
A.FeCl3溶液                       B.FeCl2溶液                      C.KCl溶液               D.KNO3溶液
(3)若将D与a相连(如图),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其化学式为___,若向a处分别通入___ (填选项),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A.Cl2                            B.NO2                         C.N2                              D.CO2
(4)装置E 的作用是___
2024-05-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制备和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铝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不考虑的升华。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①和④两处都需要加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先点燃___________(填序号)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
(6)⑦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欲研究烷烃的某些性质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向如图的B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和甲烷气体,混合均匀后通入C中硬质玻璃管中,夹紧两个弹簧夹,用光照射硬质玻璃管。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均匀混合气体;②干燥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C中反应生成氯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C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发生取代反应,测得生成4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物中最多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Ⅱ.某烃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的某烃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下图装置,得到如表所列的实验数据(U形管中干燥剂只吸收水蒸气且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实验后
实验前实验后(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5)试写出该烃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可促进得到电子,使其___________性增强,进而与发生反应。
(2)探究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接近】。
装置序号试管内药品现象
浓盐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硫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浓盐酸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探究以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电极表面有析出。
①该装置中左侧电极作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写出该装置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
片、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能,在右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b.若不能,说明原因。
2024-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8 . 在化学课上老师向NaOH溶液通入后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②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性较弱的碳酸氢钠。
(设计实验)
(1)反应物之--消失的角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打开活塞,向充满的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会儿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发生了化学反应。

但上述实验不足证明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2)假设生成物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向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反应。
方案二: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________

(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将过量的干冰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3)BC段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CD段pH低于7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9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
B.实验①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作催化剂
C.实验②③在本探究过程中证明氧气、氢氧化钠均不能使酚酞褪色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024-04-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钠和钠的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装置C中盛有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指出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
(3)取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与足量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增加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Ⅱ: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模拟工业级的制备。

已知:
(4)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
(5)实验中使用油浴加热而不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
(6)氨气与熔融钠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4-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