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能溶于水,可用于制备B.受热易分解,可用来制造抗酸药物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D.铁粉能与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脱氧剂
2023-07-2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表列出了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方法Ⅰ用氨水将转化为,再氧化成
方法Ⅱ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CO、)将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
方法Ⅲ溶液吸收,再经电解转化为
(1)如果不对燃煤烟气脱硫,易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一般指的是pH小于___________的降雨。
(2)方法Ⅰ中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
(3)能提高燃煤烟气中去除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填字母)。
A.增大氨水浓度B.升高反应温度
C.使燃煤烟气快速通过氨水D.通入空气使转化为
(4)采用方法Ⅰ脱硫,并不需要预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方法Ⅱ中CO将还原为S时,自身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对方法Ⅲ 吸收后的溶液加热可使吸收液再生,其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7)下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黄色褪去非金属性:Br>S
Bb处变为红色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c处变为蓝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Dd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
A.AB.BC.CD.D
2023-09-1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常温常压下,向盛有足量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0.1mol固体B,用气球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用细线绳扎住,置于无风室内,气球情况如下图所示(忽略线绳和气球质量),表中溶液A、固体B与气球情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溶液A固体B气球情况
A浓盐酸
B浓硫酸铁粉
C稀硫酸锌粒
D溶液
A.AB.BC.CD.D
2023-02-16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①~④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成小球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钠四处游动,嘶嘶作响产生了气体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生成了碱性物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2-22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5讲 钠及钠的氧化物-【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化铁溶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较多用途。
Ⅰ.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滴加H2O2溶液,红色褪去。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
(1)假设I:H2O2还原Fe3,使其转变为Fe2
假设II:H2O2分解生成O2,O2氧化KSCN;
假设Ⅲ:___________
并对假设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KSCN溶液,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实验①说明假设_____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由实验①②得出假设______是正确的。
Ⅱ.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时,常用FeCl3溶液作腐蚀液。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
【实验I】向盛有10mL2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块铜片(Cu过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黄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
【实验Ⅱ】为验证上述实验中Fe3是否完全反应,该小组同学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3滴0.1mol/LKSCN溶液。结果发现,上层清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同时滴入处局部出现红色,振荡后红色立即消失。
【查阅资料】为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
①(SCN)2与卤素单质(Cl2、Br2、I2)的化学性质相似,氧化性介于溴单质和碘单质之间,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③CuSCN为白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
【实验Ⅲ】为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现象
步骤1:取10mL2mol/L的FeCl2溶液,滴加3滴0.1mol/L的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步骤2:取10mL_____mol/L的CuCl2溶液,滴加3滴0.1mol/L的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步骤2中取Cu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_mol/L。
【分析解释】
(4)实验Ⅱ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根据资料,结合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Ⅱ中“滴入KSCN溶液处局部出现红色”的原因。①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②局部出现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化学试卷
6 .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利用下列装置对绿矾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绿矾中硫酸亚铁含量,取mg绿矾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操作三次,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此样品中硫酸亚铁的含量为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量取绿矾溶液的仪器没有润洗               b.配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d.绿矾样品结晶水部分损失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装置A,带两端开关)称重,记为。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直至A恒重,记为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打开,缓缓通入
d.关闭             e.冷却至室温                  f.称量A
②加热A时始终保持的通入,目的是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c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缓缓通入,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浓          b.NaOH             c.品红             d.            e.
2023-12-16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制备乙酸乙酯并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I.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产物的探究
反应结束后在试管②中看到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取下试管②进行振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甲同学认为下层溶液褪色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甲同学的推测产生质疑。
资料:酚酞是一种白色晶状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2)乙同学的推测是:_______
两位同学针对各自的推测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甲同学用pH计测得饱和碳酸钠溶液(浓度约为2mol/L)的pH为12.23;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振荡后的试管②中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三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______
b滴入乙酸溶液_______
c用pH计测溶液pHpH为12.21
(3)b中现象为_______,实验1的结论_______
实验2:
序号操作现象
d试管②中分离出的上层液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溶液变成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e取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与试管②中上层液体体积相等的纯净的乙酸乙酯,振荡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对乙酸乙酯收集装置中产生的现象进一步实验和分析,最终确认了酚酞褪色的原因。
III.拓展延伸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丙同学还有新的发现,他查阅到以下资料:
资料:室温下,当酚酞试剂滴入pH>13的无色溶液时,溶液先变红,静置后褪色。
(5)据此资料,丙同学想到了一种区分1mol/L碳酸钠溶液和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
2023-01-11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和染料等。实验室某实验小组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氯气并对氯气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K为开关,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检验装置A、B的气密性:将仪器①的活塞和开关K关闭,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至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若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装置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5)装置C中为湿润的KI-淀粉试纸,通入后试纸变蓝,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氯气与金属钠之间的反应,欲在装置C中直接放置一块纯净的金属钠进行实验,该方案存在不妥之处,请你指出不妥之处并改正:__________
9 .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同学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的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B中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C中的用途________
(4)D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5)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说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2024-02-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SO2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
②向仪器a中滴加70%浓硫酸之前,需先通入一段时间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
③实验时,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取下装置B,向其中滴加适量氨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
④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⑤装置D的作用是____
(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当注入标准状况下V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实验。

①二氧化硫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3)某化工厂用如图所示工艺流程除去燃煤产生的SO2

①过程I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②过程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