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研究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编号实验试剂及用量开始混合时现象30min时3天后
I取1.0mol/LFeCl3溶液2mL滴加1.0mol/LNa2SO3溶液2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红色明显变浅溶液呈黄绿色
取1.0mol/LNa2SO3溶液2mL滴加1.0mol/LFeCl3溶液2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比I中略浅与开始混合时一致溶液呈黄绿色
查阅资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 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
B.上述实验在开始混合时观察到的现象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Ⅱ中红色比I中略浅的原因可能是Fe3+起始浓度小
C.1~30min立即变红,随后变浅,证明生成红色配合物速率较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速率较慢
D.取黄绿色溶液先滴加HCl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兴精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卷
2 . 某小组为探究Mg与NH4Cl溶液反应机理,常温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中所取镁粉质量均为0.5g,分别加入到选取的实验试剂中。
资料: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②Cl-对该反应几乎无影响。
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
15mL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
25mL 1.0 mol/L NH4Cl溶液(pH=4.6)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1)经检验实验2中刺激性气味气体为NH3,检验方法是____。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小试管中气体为H2
(2)已知灰白色沉淀中含有Mg2+、OH-。为研究固体成分,进行实验:将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无明显浑浊。将洗涤后固体溶于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推测沉淀中含有____,灰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
(3)甲同学认为实验2比实验1反应剧烈的原因是NH4Cl溶液中c(H+)大,与Mg反应快。用化学用语解释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
(4)乙同学通过实验3证明甲同学的说法不合理
实验实验装置
3
①试剂X是_______
②由实验3获取的证据为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实验2反应剧烈的原因,进行实验4。
实验实验试剂实验现象
45 mL NH4Cl乙醇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经检验为H2)
依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Mg能与反应生成H2。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需要补充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6)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1-04-04更新 | 57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KMnO4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1.0×10-3mol/LKMnO4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将KMnO4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反应温度/℃
2.02.0020
2.01.01.020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pH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pH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
i.紫色溶液转变为青色溶液,ii.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青绿色)后氧化性减弱;
(c) 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i中可能产生,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反应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i阶段中检测到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实验②在第ii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据此推测,若在第ii阶段将调节至,溶液褪至无色的时间会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结论与反思】
(7)上述实验涉及的反应中,草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4 .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表明制得的中含有;盐酸浓度变稀后,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实验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二氧化锰与的盐酸反应的情况,甲同学设计以下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编号反应条件盐酸浓度淀粉溶液的颜色变化
微热变蓝色
常温(不加热)不变色(仍为无色)
_______不变色
微热_______
(2)根据编号为①、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根据编号为③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乙同学为证明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设计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将气体通入溶液。
方案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其中不能证明气体中是否含有的方案是_______
(4)丙同学利用下列试剂设计了可行的证明气体中是否含有的方案,请补充完成。
供选用的试剂:溶液、准确浓度的溶液、溶液、铁粉、硝酸。
①将产生的气体用蒸馏水吸收得到溶液
②取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然后_______,计算出中溶解的的量。
③另取溶液_______,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出a中元素的总量。
④根据中溶解的的量和氯元素的总量即可确定气体是否含有
2021-09-14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周 周测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周测与晚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三·江西南昌·期中
5 . 纳米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分散于水中形成纳米铁胶体,纳米铁可用于制作高密度磁性记录材料磁性液体、电磁波吸收材料等。
(1)证明纳米铁粉分散于水形成的是胶体的简单方法是___
(2)一种制备纳米铁粉的实验步骤如图:

①洗涤时,需用无氧蒸馏水,无氧蒸馏水的制备方法是___,能说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____
②当草酸亚铁全部转变为纳米铁粉时,将纳米铁粉快速倒在石棉网上,纳米铁粉立刻发生自燃并产生火星,石棉网的上层为红棕色粉末,下层为黑色粉末,上层红棕色物质为___(填化学式),为验证下层黑色物质为Fe3O4,将黑色物质溶于稀硫酸,无气泡产生,检验溶液中的Fe3+和Fe2+,分别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
(3)Glavee等人研究认为水溶液中的Fe(H2O)与NaBH4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也能得到纳米铁,同时有H2和H3BO3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可高效去除含铬强酸性废水中的六价铬(以Cr2O表示),其原理:在强酸性条件下Cr2O首先被还原为Cr3+,随溶液pH上升(pH始终小于7)再形成CrxFe1-x(OH)3沉淀而去除。上述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
2020-12-0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钙溶液的pH,证明次氯酸是弱酸
B.对于碘和铁粉的混合物,可加热,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分离
C.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忘加碎瓷片,立刻补加防止暴沸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020-05-1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一模)理综化学试题
7 . 【任务一】探究墨粉中铁的氧化物。墨粉是由树脂和炭黑、电荷剂、磁粉(铁氧化物)等组成。
(1)向一定量墨粉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向试管中缓缓压入棉花团至试管底部,棉花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取(1)中水层部分清液,把清液分装两试管,一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出现_________,证明有Fe3,另一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立即出现______,证明有Fe2
【任务二】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墨粉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取墨粉经过一系列操作,配制成溶液(溶液中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取出溶液,用溶液滴定。
(1)滴定过程中,选择的指示剂是______
a.淀粉溶液          b. 溶液            c.溶液               d.溶液
(2)若滴定过程中消耗溶液,则墨粉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百分数保留两位整数)。
【任务三】了解的工业制备。复印机使用的墨粉的主要成分是,如图是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高纯的工艺流程。

已知:

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操作②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
(2)步骤③用作氧化剂的优点是_______
(3)经步骤⑤后,一般需要对所得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请说出选择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作为洗涤液的理由___________
2020-06-17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化学试题
8 . 某校化学研究小组会试对校园附近空气质量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空气中SO2、悬浮颗粒物含量进行测定。下列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①用上述装置定量测定空气中的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1)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请你协助甲组同学完成100mL 5×10-4mol• L-1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溶液和洗涤液全部转入_____ mL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2)乙组同学拟用如图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

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__________(填写操作方法)时。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测定指定地点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1.00mL 5×10-4mol•L-1碘溶液,注入如图所示试管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桸释后,再加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溶液A。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如图所示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停止抽气,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分组甲组乙组
抽气次数110145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最高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0.150.500. 70

经老师和同学们分析,判断甲组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则该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为_______mg•m-3(保留2 位有效数字),属于________(填汉字)级标准;请你分析乙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是(两个小组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______________
2020-06-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氧化碳与硫酸钙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利用CaSO4·2H2400--500℃脱水制取无水CaSO实验中需用到的加热装置中的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外,还用到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H2C2O·2H2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CO2并制备纯净的CO气体,实验装置如下

B、C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无水CaSO4和乙组制得的CO 并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中有SO2 CO2产生。

上述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的连接顺序为C→___________
E溶液褪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能证明有CO2的生成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
G中产物为CaO,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的同学取丙组实验后G装置中的固体产物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液且产生少量气体,通入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可验证CO CaSO4在高温下还发生了一个副反应,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018-03-16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化学试题
2013·上海普陀·二模
10 . 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验证日常生活所用火柴头中的化学成分(含KClO3、MnO2、S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见图-1):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燃着的火柴按图-2进行实验,若试管中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硫元素。图中针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后续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检验火柴头中KClO3的另一实验方案:

试剂A为_______________,加入NaN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简述验证滤渣D中含有MnO2的一个实验方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0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