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带中碘的提取及检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面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
   
(1)步骤①中,粗盐中含有等杂质离子,精制时常用的试剂有:a稀盐酸;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2)反应④由无水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步骤⑤已经获得,步骤⑥又将还原为,其目的是_______
Ⅱ.海带灰中富含以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的途径如图所示:
   
(4)灼烧海带需要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5)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反应结束后,再加入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层呈_______色。
2023-05-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政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

已知:、HIO3均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作用是将I2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加NaOH溶液后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放出后,再从下口将上层液体放出
C.加入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可制得海带灰
3 . 下列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措施与目的相符合的是
A.高炉炼铁时通过加入过量铁矿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硫酸工业中用热交换器,以维持反应条件、节约能源
C.海水提溴时用苦卤为原料,以防止溴与水发生反应
D.海带提碘时通过浓缩提高,以减少氧化剂的用量
4 . 溴、碘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有“海洋元素”的美称。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BCD
            
步骤①操作步骤②操作步骤③操作步骤⑤中振荡萃取操作
A.AB.BC.CD.D
2023-05-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灼烧使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
B.步骤③的分离操作为过滤
C.步骤④中理论上每产生1molI2,需要1molMnO2被还原
D.步骤⑤中加入萃取剂后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呈紫色
2023-05-02更新 | 4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碘是动植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I-的氧化和单质I2的分离是海带中碘元素分离的关键步骤。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对海带中碘元素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并进行实验改进。
   
(1)海带中的碘元素以碘化物的形式存在,在酸化、氧化操作中,该小组首先选用氯水作为氧化剂,当氯水过量时碘单质被继续氧化成IO,与该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该小组对实验进行改进,采用双氧水做氧化剂,逐滴滴加到过量I-溶液中,溶液颜色逐渐由黄色变为棕色。其反应原理为:①2I-+2H++H2O2=I2+2H2O②I-+I2=I(低浓度为黄色,高浓度为棕色)。过氧化氢过量时:③I2+5H2O2=HIO3(无色溶液)+4H2O。如果双氧水滴加过量,造成的影响为_____。而且该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会对I2的提取造成的影响是_____
(3)该小组针对问题又提出新的解决办法,采用溶液反加法,将I-溶液缓慢滴加到足量酸酸化的H2O2中,其反应如下:①2I-+2H++H2O2=I2+2H2O②I2+5H2O2=2HIO3+4H2O③4HI+2HIO3=3I2+6H2O。缓慢滴加过程中至反应结束,可观察到混合液颜色变化和现象为_____
A.黄色逐渐加深,直到紫色沉淀析出
B.紫色逐渐加深,直到紫色沉淀析出
C.黄色逐渐变为棕色,直到紫色沉淀析出
D.黄色变无色,再变为黄色,搅拌后变为无色……,直到紫色沉淀析出
该实验改进措施最大的优点为_____
2023-04-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试题
7 . 从海带中提取碘,经有机溶剂进行富集后,可用反萃取法将I2单质从有机溶剂X中提取出来,其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萃取操作中可采用四氯化碳作为有机溶剂
B.操作过程中由悬浊液B得到碘单质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C.溶液C中碘元素主要以I形式存在
D.反萃取法的优点在于能耗低且有利于有机溶剂的循环利用
8 . 某同学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灼烧干海带得到海带灰;
步骤Ⅱ:将海带灰加蒸馏水溶解、过滤,得到海带灰浸取液;
步骤Ⅲ:取少量浸取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再加入溶液(硫酸酸化),溶液变为蓝色;
步骤Ⅳ:将溶液(硫酸酸化)替换为氯水,重复步骤Ⅲ,溶液未变蓝;
步骤Ⅴ:向步骤Ⅳ所得溶液中通入,溶液迅速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灼烧干海带的目的是除去有机化合物,获得可溶性碘化物
B.步骤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若将步骤Ⅴ中的替换为溶液,也可能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D.对比步骤Ⅲ、Ⅳ和Ⅴ中实验现象,说明该条件下氧化性比氯水强
9 . 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氧化I-时使溶液pH变小
B.活性炭吸附是为了净化水溶液
C.I2与NaOH(浓、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I2+6NaOH(浓、热)=5NaI+NaIO3+3H2O
D.热空气能吹出I2,是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升华
2023-04-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六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0 .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I.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弱碱性)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
   
已知:溴单质的沸点为58.5℃。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
(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3)“蒸馏塔”中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填序号)。
A.40~50℃            B.70~80℃            C.100℃以上
(4)物质A 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5)探究“氧化”的适宜条件,测得不同条件下溶液中被氧化的Br-的百分含量如图:
   
注:表示加入氯元素与海水中溴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①“氧化”的适宜条件为 _______
②已知:海水中溴的浓度是64 mg/L ,经该方法处理后1m3海水最终得到 38.4g Br2,则溴的总提取率为_______
③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吹出时,Br2 吹出率与吸收塔中SO2流量的关系如图所示。SO2 流量过大,Br2 吹出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如图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流程。
   
已知:①I2 + II
②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用R-Cl表示,Cl-可被其它更易被吸附的阴离子替代)对多碘离子(I)有很强的交换吸附能力;
③步骤“交换吸附”发生的反应:R-Cl+I=R-I3+Cl
试回答下列问题:
(6)下列各步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A.交换吸附B.洗脱C.酸化氧化D.NaCl洗脱
(7)酸性条件下,原料被H2O2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有:①_______;②I2+II
(8)实验室模拟步骤“酸化氧化”,一般选用氯水。工业上生产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氧化剂。若某企业在酸性条件下选择Na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添加氧化剂与NaI的质量比应不少于_______
2023-04-2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