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立国之初,崇尚俭朴作风,少见以金银等费金属制作日常器用,文人上大夫也少有以侈靡相互夸耀逞胜者。南宋时期,则“竞尚华居,竞服靡衣,竞嗜珍饿,竞用美器”,以金银装饰衣物之风盛行“不惟士大夫之家崇尚不已,市井阿里以华靡相胜”。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日益衰落B.社会成员身份平等及门第观念消亡
C.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世俗生活D.市民阶层崛起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宋代,由于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下降,士绅的规模日渐扩大。士绅阶层是平民社会当中连接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将一君万民的社会结构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三纲八条目则进一步内化于一般士绅的心性当中,日常的洒扫应对亦可体会天地之理,修身齐家亦有治国平天下之功,理学的精神也因此自觉深入到民间基层。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要》

材料二   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晩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唐甄继续批判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这股实学思潮直接引发了清代中叶的科学学术,并且间接开启了近代中国学术的科学精神。

——摘编自曾文柱、赵世瑜《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宋代“理学的精神也因此自觉深入到民间基层”的原因,并说明理学的社会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的“实学思潮”出现的背景。
4 . 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
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2023-08-18更新 | 564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作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应该心系他人、心怀社稷。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传诵不衰。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     
A.追求和谐共生B.倡导经世务实C.强调道义责任D.崇尚守正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养土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千,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
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书的字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自身的生存环境,表现了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的出现则被认为人进入了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8 . 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2023-08-15更新 | 726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D.市民阶层开始形成
10 . 清末御史张瑞荫在总结清代政治时说:“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好,张居正之专擅,自设军机处后,名臣贤相,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断不至有权臣。”明清两朝臣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A.清朝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B.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军机处的设置削弱了内阁职权D.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