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一   商周时代,中国就产生了“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更关注社会的人,思想中闪耀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光芒。进入近代之后,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中国。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个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带到了中国(如图1)。甚至,有学者提出,这一时期主导耶稣会思想的意识形态是人文主义。虽然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来源于对神学教条的反动,但在20世纪的神学界中,人文主义的话语也开始兴起,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神学家,都有把自身宗教表述为“人文主义的宗教”的尝试。当宗教在利用着人文主义话语的时候,人文主义也在利用宗教。


图1 在中国传教的利玛窦

——摘编自章可《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等

材料二   蔡元培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他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胡适指出,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自觉的人文主义、理智主义、自由主义的再生运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特点,并谈谈你如何理解“当宗教在利用着人文主义话语的时候,人文主义也在利用宗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蔡元培和胡适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的观点。
2022-05-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湖湘文化】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南北融合,楚文化是南方文化的代表。1978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擂墩曾侯乙墓器物说明楚文化可以与黄河流域文化争相辉映。

——胡兆量等编著《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材料二   在历史上,长江中游两湖地区的文化曾经有过两次最为辉煌的繁荣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是春秋战国形成的荆楚文化,第二个辉煌时期是近代的湖湘文化。……

南宋的书院在湖南的恢复是湖湘文化兴起的标志。……南宋书院的道德教育、祭祀宗师与乡贤,理学家提倡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思想,激发了社会对书院的关心,从而推动了湖湘文化走出低谷。

元、明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最为先进的地域文化之一。吴越文化溯江而上,首先影响长江两岸的鄂东地区;又由于“江西填湖广”的移民主要迁入湖南,所以,湖湘受吴越文化的影响远较荆楚为巨。……明后期,湖湘文化已呈上升态势,两湖人才辈出。……

清代,……迎来了两湖地区文化的第二个辉煌时期——近代湖湘文化,其标志就是它在变法维新与辛亥革命中作为“首义之区”的两次领导作用。

——李孝聪著《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湖文化“第一个辉煌时期”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湖湘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2022-05-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5月联考(二)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


——摘编自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
(2)任选一个历史决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2022-02-2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对西域地区民族政策的实施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根据对局势的整体分析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正确举措。通过与乌孙和亲,达到了断匈奴右臂的目的,同时也将势力深入西域,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屯垦戍边、宽抚厚等政策的执行,增进了汉王朝与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巩固了西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地位,使西域各国衷心臣服于西汉,最终形成了抗击奴的强大力量。战胜勾奴统一西域,为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基础,终于在公元前60年使西域正式纳入西汉版图。

——摘编自张倩《汉武帝在西域的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贞观二十ー年(647)在唐太宗晚年总结统治经验时,就曾以“自古皆贵中华,贼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作为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向群臣宣扬。唐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宽和团结政策,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束心拥护。唐朝沿袭汉朝的做法,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君长都加以册封,设置羁縻州的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使,皆得世袭。由于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吸取历史经验,承继两汉和亲、通婚政策更为积极广泛,经常用之解决争端改善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据史籍记载,唐朝下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计15名。唐太宗还采取采断措施使商道杨通,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同时以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为中心的互市也趋向兴旺。

——摘编自殷晴《汉唐民族西域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汉朝相比,唐朝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2021-12-06更新 | 18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开始,我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陆续开展起来。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等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等也相应地基本形成了,以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特点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得以须布实施。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中国能够形成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有效团结,这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现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接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20201112,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一一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在这次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证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社论《浦东开启新的引领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在上海浦东设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二三十万年前,进入人类学上的“古人”阶段。“古人”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境内的古人化石和遗存较为丰富,特别重要的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和丁村人生存的环境差不多,周围湖泊河流和岸边浅水中生活的鱼、蚌、螺等是其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他们过着渔猎兼采集的生活。许家窑人和丁村人遗址出土的石器多用打击碰撞法制造。他们在打制石器时,两石对击冒出火花,或在砍砸树木时,较长时间的摩擦生热而引起燃烧,这样就导致了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这种方法,到古人时代大概已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古人阶段,人类排斥了血亲婚配,盛行族外婚,这大大加快了人类自身体质向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延续了几千年,当社会生产力更进一步发展时,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作用得到大大加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众多氏族部落,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几个氏族公社组合成一个部落,以后发展为部落联盟。部落有部落的首领,部落联盟有共同的首领,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到后来,私有制不断发展,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人阶段人类的社会生活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乡村秩序就是一种“礼治秩序”。这种“礼治秩序”的显著特点是,“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乡钟”。宋以后乡村自治开始确立北宋中叶,乡约正式产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乡约是宋神宗展宁九年(1076)由吕大钩所制定的《吕氏乡约》,具体内容分为四大纲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性。”此后历代的乡的在内容和精神上均了治的思想。四为乡约的自治性,家代以后出现了村社自治组织,国家对乡村自治开始正式认可。明太祖朱元十分重视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早在吴元年即令人将律今中与民间生活密切和关的部分内容单独辑出,加以解释,形成《律令直解》一书,并下发到各地,以使百姓知法而不再犯法。具体到乡村治理,在官箴书、家法族规、乡约和乡治文献中均蛋调在乡村自治、德治的基础上,必须遵守国法,强调国法的权威性。

——摘编自高学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沿革及其历史镜鉴》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8年起着手乡村治理改革。抗战前须布的《县组织法》,形成了乡村各级自治组织的雏形,激起了民间乡村自治实验的展开;1934年起保甲制的实施,维护了乡村治安,同时也加强了国家对乡村的拉制。1939年新县制的建立,标志着乡村自治的终结和国家权力对乡村治理完全控制的开始,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是传统乡村治理向现代乡村治理的转折阶段,其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案可为我国现代化乡村治理体制的建设授供良好的启示。

——摘编自于欣系《南京革今政府时期的乡村治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明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述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与明清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19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展了戊戌变法,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7年底,德、俄强占胶州湾以及旅顺、大连,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的民族危机,也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酝酿多年的变法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出自人教版选修一

材料二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并进行贸易,因军舰是黑色的同时船上又冒着黑烟,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日本紧锁200多年国门随之被打开,引发了日本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明治维新。

——出自人教版选修一


(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日两国在改革前所面临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2)由于黑船事件引发了日本明治维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的内容。
(3)中日两国改革形式相同,背景相似,但结局大相径庭,请你用一句话归纳出导致中日两国不同结局的原因。
(4)结合中日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史实谈谈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整理

时间史料   记载
484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定期
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吏治清明,为后来改革提供了保证。

485
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
任魏主客给事中的李世安上书,建议实行均田。这有利于把更多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
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
486北魏下令废宗主都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486李冲在太和十年的奏疏中,提出了新租调法。一夫一妇每年出帛1匹、粟2石。贫民年龄
80岁以上,允许一子不服役。

493
考虑到北魏都城平城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孝文帝以南伐为名,率20万大军南下。
到洛阳后,天下霖雨,他假装欲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
理,宣布迁都洛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11-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中前期的“市”能否设立,由国家规定;在“市”内,物价的确定、交换的具体位置、交换的时间等都要遵从国家的安排。唐代对市场的管理主要采取由“市令”专管或以其他官员兼职掌控,严格规范各级市场空间及市场交换行为的模式,其最重要的就是由市场官员直接管理交换的各个环节,其职事前后似乎都在表现出国家至上的特点。

——摘编自吴晓亮《唐宋国家市场管理模式变化研究》

材料二   宋代国家的市场观发生变化,使唐代以来通过“商税”以增加国家收入的意识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现实中,一方面国家下放对具体交换场所的管理权,将琐细事务交予牙人、小吏;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税收机构的完善,从另一个角度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理。

——摘编自吴晓亮《唐宋国家市场管理模式变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市场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比唐代,宋代市场管理方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1-05-17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3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