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秦国军功爵制规定: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根据爵位高低会有相对应的俸禄,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有爵位的人违法之后,量刑上也会宽松一些,还可以为家属赎身。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然而,商鞅变法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真正被封过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并且,军官和士兵战功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士兵可以计个人功劳,军官都要按照集体功劳算。

——摘编自史昊天《商鞅爵制思想渊源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秦国的军功爵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国的军功爵制。
2024-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的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唐代政治发展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且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交通的便捷,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等都为宋代城乡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商业繁华情况,南宋初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很翔实的记载,北宋末画家张泽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商业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省六部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民族关系不是强调血统与种族之差异,而是以文化礼仪作为华夷区分的标准,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中融合了众多其他种族或部族。如秦,本为西戎,最终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此后,“华夷观”逐步形成一套中国化的民族思想:强调四周民族与华夏的不同,凡文化习俗不同者,皆目为夷狄。第二、夷夏之防。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既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也会给中原农耕经济造成破坏。因此防止少数民族冲击中原便成为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三,用夏变夷。统治者将经济文化上的先进落后关系指称为文化上的尊卑关系,把少数民族内附称为“归化”或“内化”。

——摘编自霍维洮、马艾《经济、文化、制度三维向度中的古代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政治精英将西方经典民族形成理论中国化,提出“保国保种”“爱国爱种”的思想意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宣布“五族共和”,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后来孙中山制定了22行省外加内外蒙古、西藏、青海联合建国方案;中共制定了由“民族自决”“联邦制”发展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建国方案。在中国各民族的前途问题上,孙中山提出过“振兴中华”的目标;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中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中共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上述民族政策,致力于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意图充分显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建立主权国家伴随着中华民族“自觉”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赵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华夷观”民族关系思想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
2023-11-14更新 | 296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美国开始农业现代化。1862年,美国通过了三个有决定意义的农业和农业教育立法;政府用稳定资金和健全制度推动农业建设,30年间建设了数十项大型水利工程。20世纪初,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20世纪前期,美国两次农业危机,政府投入重点转向控制农业生产、维持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恢复发展。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50年后,美国鼓励农用新技术,极力扩大农产品外销,农业水利化、良种化、化学化达到很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美国农业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26年,斯大林指出没有工业发展苏联农业就无法发展,试图以美国模式改造苏联农业。1929年,苏联农业集体化。1933年,苏联拖拉机站和农场政治部门到村庄,在长期系统引入机械和技术上体现了明显的集体化管理效果。赫鲁晓夫时期,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合并,大量垦荒、种植玉米、提高收购价格,为农场人员提供养老金。60年代,苏联农场高度机械化,其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福利机构。勃列日涅夫末期,苏联创造了一个工业投入、工人生 产、科学家规划,广泛参与的庞大复杂的现代化农业系统。

——摘编自《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2010年,我国农业经历了集体所有制,产品统购统销,农民户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农业主体;农民离土出村的三个农业现代化阶段。2010年前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机械化大幅度投入,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用工成本上升,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转折和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从满足温饱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转向显化乡村价值、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为主,城乡融合体制创新是这一阶段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

——摘编自《中国农业转型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世界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苏联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简析当前中国农业转型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德华.卡尔批评李凯尔特将历史中的特殊与一般完全对立,他说:“语言的运用本身使得历史学家就像科学家一样,要从事于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而两者又都是独特的。可是历史学家却管两者都叫战争。”翻翻我们的历史著述,不是充满着诸如“皇帝”“农民”“战争”“革命”之类的概括用语吗?

——摘编自张耕华《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请任选一个能概括一类历史现象的“概念”,并结合史实论述其特殊性与一般性。(要求:不能选择材料中已有的概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023-11-11更新 | 276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西汉大儒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实现了儒学的第一次综合创新。董仲舒认为,治国理政、社会生活和人伦日用应该一统于“天”,也就是所谓“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独尊儒学,以“经”作为意识形态杠杆,设立官学之途,通经入仕,“经”在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过程中承担着中介和纽带的作用,士人通过读经、学经方能获得入仕资格。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同时,也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一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布衣以儒术拜相封侯,是汉代转向文治的一大标志。

——摘编自迟成勇《董仲舒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023-10-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A卷)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农户一年的劳动成果,除了扣除补偿生产资料的消耗和交纳国家的农业税外,绝大部分用于全家人的生活消费,农户不仅不可能持续地扩大再生产,有时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1953年和1954年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1955年,仅棉纱、棉布、卷烟,麻袋这四种产品的减少,就使全国工业增长速度降低4%。当时广大农村,高利贷者日益活跃,雇工剥削的现象逐年增长,租佃的农户不断增加,土地买卖日趋严重,新富农到处出现。如果让两极分化发展下去,广大贫下中农仍将逐步失去生产资料,走向贫困破产的深渊。1955年制定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再一次强调:“农业生产合作社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增长。”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工作,而实践上一般地说也能做到初级社比互助组增产,高级社比初级社增产,因而农民在合作化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就能够相应地增加收入,从而调动了他们参加合作化运动的积极性。

——摘编自王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在历史意义上包含了两个层面或说两个阶段的历史。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由此揭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高张伦理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义旗后,先进知识分子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成功策划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因此我们说,五四新文化(民主、科学)运动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作了思想铺垫和启蒙准备,同时五四爱国运动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延伸和继续。

——摘编自张宝明《回眸五四:从“民族”与“民主”的视角》

材料二   五四大事记(部分)

5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五千余名学生,在天安门集合举行爱国大游行。此后,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57日,上海各高校学生、群众团体及各商帮为力争青岛抵制日货,在西门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

64日,上海学生举行讲演,营救北京被捕学生。

6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织公司、日华纺织公司、上海纺织公司等工厂工人为营救被捕学生,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举行罢工。上海商界宣告罢市,各商店门口贴有, “不诛国贼,誓不开市”标语。此后,各地、各行业工人、商人等罢工罢市、抵制日货斗争风起云涌。

628日,在全国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宣布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王承礼《五四时期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爱国运动的特点及取得成果的原因。
2024-01-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年),明成祖米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嗜书,智识杰出”,深受成祖喜爱。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并擒拿赵王朱高燧。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完善内阁,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等;设“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后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参政。在经济民生上,续仁宗之德治,体恤民情,实行休养生息,为民解困的政策。对内,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对外停罢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并放弃交趾。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癸年三十八岁:后世赞誉宣宗:“即住以后,史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完美,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据《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宣宗时期“治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评述明宣宗的历史功过。
2024-04-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桑叶是养蚕的饲料,木棉、苎麻则是衣料作物,这几种作物都和纺织业有关。种植这些作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宋朝对推广这些经济作物十分重视,诏令地方官劝谕百姓种植,并以种桑的成效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依据。乾道元年(1165年)正月,南宋政府制定出了具体的考核标准:“令、丞植桑三万株至六万株,守、倅部内植二十万株以上,并论赏有差。”此外,为了消除人们因种桑而增高户等的顾虑,国家对百姓种植桑柘等给予免增赋税的优待。乾德四年(966年),宋太祖强调:“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这些措施旨在解除人民因种桑柘而增户等的忧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地方官员在境内劝农时,不仅声明朝廷的政策,并对农民种桑给出具体的技术指导。

——摘编自周方高、宋惠聪《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宋代人口的增长十分迅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户垦荒热情高涨,使农田面积大大增加;而农田水利的兴修,尤其是宋统治者在兴修水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理性认识,则为农业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当时的农业经济十分繁荣,一方面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开始出现所谓的“商品粮”;另一方面则是由乡村副业转化而来的专业化生产迅速崛起,某些地区的农民甚至专事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生产。

——摘编自徐红《试析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推广农业经济作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