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论说:“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对唐代藩镇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B.藩镇导致唐朝的灭亡
C.作者提供了研究藩镇的一手史料D.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
2024-05-10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93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社同学在整理校史馆旧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民国时代政府公报命令残片:“大总统令兼代陆军总长周自齐呈核覆管理右翼五处事务副都统拟以成奎国順補禦防务請予准補等語应照准此令   大总统印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国务总理熊希龄 陆军总长周自齐”,决定用作研究《临时约法》的一手史料,它有助于解读《临时约法》的 (     

A.主权归属问题B.人民权利问题
C.权力制衡问题D.宪法性质问题
2024-05-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旧唐书》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5 . 关于商王朝的王位继承方式,史学界历来存在争论。司马迁通过研究大量古籍及走访调查,认为商“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王国维则将出土文物与存世史料相结合,认为商“只有君统,没有宗统”,并无“嫡庶之制”,故而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据此可知(     
A.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B.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
C.历史事实难以正确发掘D.主观倾向影响历史研究
2024-02-29更新 | 351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天津专用)
6 . 史料记载,5—6世纪我国黄河流域使用绢、帛等实物作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作货币,河西走廊、岭南使用金银为货币。对此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黄河流域政权相对稳定
C.海陆两路对外贸易继续发展D.政府货币发行较为紊乱
2023-12-1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7 . 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相对匮乏。有学者认为八路军能够直接与日军战斗部队作战,从而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有学者根据八路军的伤亡情况,推测日军战斗部队占比较大,所以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也有学者引用日方资料,知悉其实是运输辎重的部队受到八路军伏击,因此“平型关大捷”就是演绎出来的。上述材料说明(     
A.综合研究多种史料能发现历史真相B.国外史料能增加历史叙述的可信度
C.历史解释过程中不能运用逻辑推理D.史料实证的方法深刻影响历史评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

——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材料二   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近代西人书写中国史相比,中国人书写“世界史”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世界史”书写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
2023-11-02更新 | 3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边区政府已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说明(     
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