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表,该表数据波动的原因是
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43.3%31.2%25.5%
196021.8%26.1%52.1%
增长率—22.8%—4.7%22.3%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的影响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2021-05-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内行厂、铜活字、《西游记》
巡抚、十三行、《红楼梦》
宣政院、国师、《汉汲黯传》
司隶校尉、侍中、起绒锦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2021-05-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在学习完某单元知识后,制作了学习大纲(见下表)。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主题: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
4 . 分析下表,以下与唐代人口变化有关的因素是
时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
人口1235万人约3714万人5288万人约1600万人口
①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②生产工具的改进
③安史之乱   ④五代十国的政权刮据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对以下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
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能够反映
年代农业税(万贯)商税(万贯)农业税:商税
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品经济获得快速发展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城市商业活动监管加强D.农业生产发展走向衰落
2020-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史料   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种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提取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中国国家治理有哪些史料价值。(请结合题目要求,参照下表中相关示范,在答题纸表格中作答)
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
材料来源
材料一内容“大清皇帝永永尊戴;神圣尊严”、“未奉诏不能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等反映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可用于研究清未预备立宪,认识清朝积极推进预备立宪的真实面目。
材料二内容
材料三内容

9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参知政事、转运司、《梦溪笔谈》
政事堂、两税法、殿试和武举
宣政院、《授时历》、杂剧
《神农本草经》、西域都护府、中朝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20-11-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 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 年 1 月 15 日,距农历春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天安门广场却显得比春节还要热闹。 首都数十万人在这里举行集会,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 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材料二: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教材整理的“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部分)。

时间进程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 年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和 1980 年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概括改革 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