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1 道试题
1 . 1875年,李鸿章上书光绪皇帝:“新疆乃化外之地……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主张“停止西征,暂时抛弃新疆,加强海防”;这引起主张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极大的不满,“海防”和“塞防”之争愈演愈烈。这说明(     
A.洋务派内部已分崩离析B.李鸿章的主张有强烈利益指向
C.左宗棠捍卫了新疆主权D.李鸿章的上书引发了西北乱局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2 . 唐人于邵《送刘协律序》云:“(广东)南海,有国之重镇,北方之东西,中土之士庶,舟宗连毂击,会合于其间者,日千百焉”。时人亦有诗云:“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尝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唐代广东南海地区(     
A.南北交往频繁B.商业繁荣发展C.中外联系紧密D.政治地位上升
今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民国时期所编《阜宁县新志》列出了23种职业,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员、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商人、渔人、矿工、工人、军人、警察、伶人、杂业等。“农中有士,商中有士,工中有士”的局面成为现实。上述职业构成表明(     
A.社会结构多元化加强B.小农经济趋于解体
C.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昨日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4 . 下表 宋代江南西路更改乡名情况(部分)。材料反映了宋朝(     
时间原名更名更名原因
庆历中(1041—1048)永昌文昌以其乡多文士
宋代康乐欧桂欧阳修伯祖欧阳仪进士及第,里间荣之
南宋文霸儒林周必大中进士
淳祐十二年(1252)太平孝感朝廷因杨懋卿纯孝,“诏旌表其门闾”
A.完善科举制度B.重视文教事业
C.奉行重文轻武D.推行乡里制度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5 . 据史书记载,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广泛B.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摘自(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从宋到元,产生了大批新的蒙书。宋元以下,可以说只有较小的发展和补充,再没有很大的变动。

——摘编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
(2)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二中的现象,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新生》等刊物涌现,并积极报道社会事件,下表内容是其部分代表性报道。据此可知,这些刊物的报道(     
创刊时间刊物名称代表性报道
1934年《新生》《东北的汉奸》《悼抗日志士邓铁梅君》《最近义军的活动》
1935年《大众生活》《朔风吹荡中的呐喊》《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狠毒》《北平学运的扩大》
1936年《永生》《我们要求实现抗敌战争》《内战呢?抗战?》《华北内蒙告急》
A.折射出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有利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C.反映了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D.证明国民党政府重视抗战的宣传
昨日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D.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西水坡遗址出土了蚌塑的龙;在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有“中华第一龙”美称的C形玉龙(下左图);在长江流域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龙形玉牌(下右图)。这可用于说明(     

A.龙文化成为区域间交流桥梁B.龙是中国先民共同的信仰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源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还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