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共计 28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报人群体的演进

时段概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外报在开放口岸相继创办,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报人。早期报人地位低下,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如王韬,秀才出身,因生计所迫,受雇于上海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及一年即停办。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报人掀起晚清第一次报业高潮。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等维新志士兼报人声名鹊起,成为海内报界闻人。18968月,汪康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得到张之洞捐助;189710月,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支持下,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前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二次报业高潮,报人群体迅速壮大,并自居“中等社会”,自觉承担起启迪国民的历史责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新办报刊遍布海内外。如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林白水和黎元培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广州报界公会、北京报界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等报界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

——据付登舟、赵晨韵《晚清报人群体演进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报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演进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报人群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昨日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执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果按照关税收入除以进口净额来计算平均进口关税,1800—1840年,英国的进口税税率从未低于30%,19世纪20年代中期一度还超过50%(针对中国茶叶的进口税税率时常达到100%),而同期中国的进口税率仅为2%—5%。这有助于说明(     
A.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意图B.英国鼓吹自由贸易的动机
C.清朝长期闭关自守的弊病D.《南京条约》内容的罪恶性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在主持科举考试时接受请托,录取不公,引起不满,穆宗下令榜后“覆试”,使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负责贡举时,要求“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这些变动反映出(     
A.门阀士族势力垄断了政治权力B.科举选官制度的改进
C.礼部制定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D.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北宋时期,士大夫往往胸怀“天下”,以“天道”“公议”为旗帜,积极参与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这体现出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的复苏B.社会主流思想的骤变
C.儒学复兴运动的气象D.封建依附关系的强化
24-25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以及山西陶寺遗址均有发现都邑形态。其按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重布局,择中建都,并产生了祭祀性建筑和高等级作坊。这一现象表明(     
A.新石器晚期社会较发达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早期文明已经初具形态D.各文明之间的交往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代实行羁縻制度,对内降的游牧部落设置都督府和州县,以其部落之人为都督、刺史、县令。由此可见唐代(     
A.中央集权相对衰落B.藩镇问题由此产生
C.游牧民族地位低下D.民族政策因地制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晋时,士人批评九品中正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士族子弟凭借门第高贵“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南北朝后期,“罢门资之制”“择贤良”的呼声日益增多。这表明(     
A.科举制度出现成为必然B.九品中正制无法选拔人才
C.士族阶层势力趋向衰落D.朝代的更迭影响选官制度
8 . 西汉前期,冶铸技术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师徒相传,冶铸技术传播较慢。西汉中期后,在政府强制力推动下,先进的冶铸技术得以快速传播,冶铸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这一变化(     
A.说明冶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反映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满足了汉代政府经费的需求D.源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     
A.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
C.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偏安江南的政权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组织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逐渐扩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摘编自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唐代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曲辕犁,广泛种植水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日益广泛。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等行业技术精湛,产品的质量上乘,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海外。随着大运河的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江南与北方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江南地区涌现了众多商业城市,扬州、杭州等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商品。江南地区的海外贸易也十分活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