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1 道试题
1 . 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
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
2 . 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到:“欧罗巴洲内大小诸国⋯⋯通国之中皆一夫一妇,无敢有二色者。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优者进于大学,乃分为四科(医科、治科、教科、道科),而听人自择。”魏源此说(     
A.利于推动国人思想启蒙B.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C.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引导中国人开展了教育救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时间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
1893111
1894—1895334
1896—18975652102
1898—189945521022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B.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负相关
C.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D.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4 . 如图漫画中,一个士兵在抽打一个着满清服饰的人说:“喂,你这猪脑袋猪尾巴的老家伙,打开你的店铺,钥匙交给我!”这一漫画展现了(     

A.段祺瑞组成讨逆军讨伐张勋复辟B.辛亥革命后发起全国性剪辫运动
C.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徐光启指出“方今造就人才,务求实用”,东林党人“不贵空谈,而贵实行”,复社领袖张溥“兵刑钱谷之数,典礼制作之大,无不博览极群书,涉口成诵”。这些主张(     
A.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B.受到西学东渐思潮影响
C.蕴含着经世致用的理念D.巩固了阳明心学的地位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书·地理志》说长安居民“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说洛阳“其俗尚商贾,机巧成俗”。这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伦理规范受到冲击D.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良渚文化中的莫角山遗址,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人工夯筑的土台高达7米,在此夯筑层之上,还筑有三个更高的土台,土台之上建造了大型的房屋、祭坛与墓地。这反映出良渚文化(     
A.社会动员能力较高B.科技水平较为发达
C.礼乐制度较大发展D.社会成员地位分化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孔子曾受鲁哀公宴请,并被赐以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哀公指正道:“黍者所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手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这反映出孔子(     
A.主张恢复传统贵族的饮食方式B.恪守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C.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结合D.崇尚戒奢从简的饮食文化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60年代,中国出现了诸多汉译电学的著作,但多为直译西方的“电气技术”。至19世纪80年代,部分学者开始用传统文献解释电学起源,如“《经》言:地载神气……此电学之谓也说……中国之言电气特详。但西国所言,实较中国为更详。”这一变化(     
A.有利于电学知识体系本土化构建B.表明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阻碍了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进程D.推动了近代电学科技的进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摘自(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从宋到元,产生了大批新的蒙书。宋元以下,可以说只有较小的发展和补充,再没有很大的变动。

——摘编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
(2)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二中的现象,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