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文森用“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与“理智——情感”的二分来解释近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他认为:在十九世纪,历史和价值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灵中被撕裂了。这里的:撕裂指的是(     
A.传统文化秩序崩解带来的现代性困境B.甲午战争惨败彻底打碎天朝上国迷梦
C.向西方学习历经从器物到思想的转变D.戊戌维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针对全国25个省(区、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领导进行的成分调查表明,在支委、社管委、生产队长和社会计四种领导职务中,均是贫农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到42.8%、43.3%、43.7%、35.1%;其次是贫下中农,均占20%以上。这一调查说明当时(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完成B.国民经济的恢复颇见成效
C.国家强化政权的合法性基础D.农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8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孔子讲学图
A.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
B.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培养了大批人才
C.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D.开创了封建教育的新局面
2024-04-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分文明交流
2024-04-29更新 | 116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晋商商号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管理模式。晋商早期也实行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到清代,他们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晋商商号和票号通过类似母子公司式的“联号经营”模式,搭建起连通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桥梁。晋商在康熙年间就开始了对俄贸易活动;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恰克图成为中俄贸易口岸。从18世纪30年代起,晋商在恰克图维持了近200年的贸易垄断地位。在茶叶丝绸之路、粮米药材之路、皮毛骡马之路、食盐布帛百货之路上,晋商的足迹广布欧亚大陆。晋商精神虽然包括多种元素,但最核心的仍是开放和诚信。晋商的诚信是信用的“信”,是契约精神,是蕴含现代价值的商业文明。

——摘编自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以晋商为例,概括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当时商业贸易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晋商精神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两权分离”和“三权分置”四次调整与改革。对新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A.历次改革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不可以转让
C.历次改革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D.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D.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2024-04-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
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
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
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
A.思想解放逐渐深化B.社会性质不断变化
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D.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024-04-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自产香料不仅少,且质量较差,但在当时,上至皇室权贵、文化精英,下到地方士绅、市井小民,都流行用香为药、和香为食,上层社会更是往往焚名贵香料作为在社交聚会时的待客之礼。这有助于说明宋代(     
A.社会等级制度已经瓦解B.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C.民间消费依赖海外贸易D.市民深受理学影响
2024-04-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