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徽商黄汴编撰的《天下水陆路程》是明代国内贸易往来的交通指南,徽商程春宇编撰的《士商类要》记载了当时进行商品贸易时各地的水陆行程情况。这类士商用书反映出当时(       
A.西方测绘技术传入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国内长途贩运发展D.徽商经济实力雄厚
2024-03-08更新 | 4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名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D.“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年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D.统治危机的初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在福建长乐重新修缮的妈祖庙内刻《天妃灵应之记》石碑。碑文记载郑和第三次出海时,“道经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这一记载(     
A.传播了迷信思想,没有史料价值B.说明民间信仰在海外得到传播
C.带有强烈的政治动机,不可采信D.从侧面反映出远洋航行的风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从图1、图2、图3、图4,四幅地图中任选两幅地图,判定其朝代、并说出3个判断依据。
2023-1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明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激化B.宦官专权严重C.内阁权势膨胀D.监察机制废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提出,在地缘安全战略布局上,多数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下列符合汉朝的描述的是(     
A.北防瓦剌B.南融吐蕃C.西开丝路D.西联回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B.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D.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9 .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而结成的商帮,其中最为有名的是(     
A.宁商、绍商B.晋商、徽商C.苏商、鲁商D.广商、川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原因很多,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由多民族形成统一的国家,华夏(汉族)起了主干作用,其他各民族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各民族的特长的荟萃,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缔造,我国各民族都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中国各民族特点与特长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某个或某些民族的特长,元旦为全国各民族或许多民族所接受,就变成为共同的特长,亦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古老而又从未隔断其文化传统;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统一帝国分裂以后经过一段南北王朝对峙与诸王、诸汗分庭抗礼以后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如此反复两三次,终于确立为不可分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种独特的历史,要从中国有众多民族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当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