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尧典》、《舜典》、《大禹谟》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文献(     

A.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B.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
C.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D.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出现了有巢氏、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燥”;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些传说(     
A.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B.可与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相印证
C.阐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主张D.源于对原始时期历史文献的解读
2023-05-08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石峁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皇城台”是该遗址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区,遗址内的大型基葬中出土陶、石、骨器千余件,一些基葬还出现了人殉的情况。对石峁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A.多元一体的格局已形成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仍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D.社会生产分工日趋细致
4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礼记·礼运》称禹之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后者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变化是(     
A.从民主制向皇帝制的转变B.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C.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D.从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皇五帝”时期,存在着一种“政治美德”,有人称其为政治行为的“童话”,亦称“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这一“政治美德”指的是(     
A.传位贤者B.王位世袭C.阶级平等D.直接民主
7 . 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022-05-25更新 | 3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
2022-04-02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9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明确指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把这些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保持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使社会和这些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被消灭,于是产生了国家。”这一观点
A.意味着国家必然走向衰亡B.揭示了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C.证明国家必将彻底解决阶级矛盾D.表明国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