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2020-04-16更新 | 493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2 . 《礼记・王制》规定祭祀时:天子社稷皆大牢(三牲),诸侯社稷皆少牢(二牲)。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这反映了
A.贵族生活奢靡B.血缘关系复杂C.社会等级森严D.商业活动频繁
3 . 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战国晚期,魏国人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企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九州”的出现说明
A.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
C.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29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禅让制B.实行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实行郡县制
6 . 西周初年,随土地扩大,姬姓诸侯鲁、燕的封地分别由河南鲁山、河南郾城移至山东曲阜、河北蓟县,姜姓诸侯齐的封地由河南南阳移至山东临淄。这一调整
A.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形成
C.扩大了华夏文明影响D.适应了政治中心的东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
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2018-06-07更新 | 777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朝中期以前,兄弟之名先后骈列,并无上下贵贱之别。但到了商朝晚期,有“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的记载。(见《史记·殷本纪》)这种变化可说明
A.“家天下”局面形成B.外戚势力开始萌发
C.嫡长子继承制确立D.父死子继成为定制
9 . 周初分封时,将周部族、先代部族、殷遗族众以及众多蛮夷戎狄都划在周政与周制的圈子里,规定“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同时周统治者还做出制度上的规划,如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爵制和服制等。这种做法使西周初期
A.制度保障了诸侯国君的权力B.加强了华夏族群的民族认同
C.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已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了严格的遵守
10 . 西周初年,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镇抚东方徐奄之民和洋夷:封唐叔虞于晋,控制河东地区以卫西周木土;封姜姓吕尚为齐侯,以控制东方夷族诸部的封国。这表明当时的分封
A.诸侯有封国内袭的统治权B.有效防止了地方版乱
C.对象以同姓诸侯为主D.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
2021-11-1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