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禹贡九州"是上古传说,它可以反映(     
A.禅让制结束B.夏朝的疆域C.商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
2022-11-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夏朝有浓厚的敬天思想,他们认为自己执行的统治权力,是实施上天和神灵的意志。这反映了夏朝(     
A.政权与神权相结合B.依靠血缘维护统治
C.国家治理的理性化D.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3 . 远古禅让传统和传说

材料一   古本《竹书纪年》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发现于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其中明确记述了“昔尧德衰,【舜】复偃塞丹朱(尧之子),使不与父相见也”,对尧舜禅让仁德、取民心赢天下只字未提,只谈到舜使用暴力篡夺君位。

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州的《郭店楚简》,成书年代为战国中期。其中称道尧舜禅让,“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1)举例说明材料一、材料二所使用的文献史料的类型,并比较史料内容的异同。
(2)分析“禅让说”成为社会主流说法的原因。
4 . 良渚文化都邑城池、宫殿神庙、献祭神坛、权贵陵墓、大型聚落、水利工程、玉作坊群、玉制礼器乃至原始文字的发现,可以表明(     
A.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得到证实B.良渚文化与仰韶文化南北呼应
C.远古时期国家的雏形已经出现D.良渚文化是华夏国家文明来源
5 . 禹会村遗址发现了经过精心设计营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而别致的T形坛和以祭祀为主的器物组合。这一考古成果显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或为真实历史事件。这说明(     
A.禹会村已经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已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凝聚力
C.禹会诸侯于涂山真实性毋庸置疑D.夏朝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吕氏春秋》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这反映出商朝(     
A.国家管辖范围缩小B.加速了各个部落的消失
C.取代夏朝的必然性D.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2022-10-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一般认为标志着中国进入“天下为家”时代的是(     
A.炎黄部落联盟建立B.夏朝建立
C.春秋战国时代开始D.秦朝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社会的解体B.人性的退化C.国家的建立D.私有制的产生
2022-10-20更新 | 24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高三五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9 . 陶寺遗址发掘的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这种规格的墓葬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这说明本时期(  )
A.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B.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C.社会化分工达到较高水平D.生产分工日趋精密细致
10 . 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时代实行“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其中,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的是(     
A.夏禹B.商汤C.尧舜D.炎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