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所谓夏朝,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邦统治下的众邦结成的部族联合体。夏后氏统治下的众多邦国,构成了夏代国家的领土范围。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自然形成的部族组织仍然是其社会的基本单位。这表明当时(     
A.君主专制受到了制约B.地方治理体系较松散
C.实行了内外服的制度D.确立了家国一体观念
2022-11-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选科适应考)历史试题
2 . 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二期时间比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推考出的商朝建立时间早250—500年,从而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二里头文化二期的考古发现(     
A.实证了早期中国历史的连续性B.使人们对夏商分期达成了共识
C.表明历史记载需考古发现印证D.找到了尧骨禹传说真实的证据
3 . 被尊祀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找到记载;《山海经》里只是诸帝之一,到春秋战国被定于一尊。春秋末《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由此可知,黄帝传说的发展(       
A.有利于华夏认同,政治走向集权B.表明黄帝时期具备了国家初始状态
C.可用于研究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D.反映了古代中国氏族社会生活情况
4 . 二里头遗址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很有可能属于(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夏文化D.殷商文化
2022-11-17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根据考古分析,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它不仅内向吸收周边区域的文明成果,而且将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和青铜冶金技术加以改造和提升。此考古分析反映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B.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特点
C.不同地区文化的起源相同D.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出现
6 . 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联合另一部落的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称为(     
A.炎黄子孙B.三皇五帝C.华夏始祖D.中华祖先
7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史料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8 . 在中国“传子不传贤”的王位继承方式开始于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B.夏朝C.商朝D.秦朝
9 . 远古时期,有夏氏部落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了舜的禅让。大禹因此(     
A.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创建夏朝并成为国王
C.废除了王位世袭制D.使用甲骨文记载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以及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A.专制王权兴起B.青铜制造开始C.礼乐制度确立D.文明逐渐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