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关于尧舜禹禅让问题,孟子认为“昔行,舜荐禹于天,十年有七,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二人认识不同主要源于各自
A.阶级立场B.政治思想C.历史视角D.史料选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来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
C.重农抑商D.加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评价春秋战国某一学派时认为,他们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并且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下列观点出自该学派的是
A.礼者,人道之极也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D.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观点应该出自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与以上言论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适应这一时代变革需要的是
A.道法自然,为而治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适应这一时代变革需要的是
A.尚贤者,政之本也B.相生相胜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引自《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
2021-08-07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先秦某思想家的著作,其中“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体现了该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言论的是
A.“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