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法”的观念,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     
A.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B.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百家争鸣”中,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以爱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上述“争鸣”中的“共鸣”体现在(       
A.重建政治秩序B.加强君主集权C.恢复礼乐制度D.回归“小国寡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体现的本质是(     
A.诸子思想推动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B.诸子创立新的学派以指导各国变法
C.诸子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政治主张D.社会剧烈变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4 . 《韩非子》说车匠希望人富贵,棺匠希望人死亡;又说工匠造恶劣器械,骗农民的钱。荀子想禁止工匠在家制造器具。这说明了(  )
A.工匠可以出卖制造品B.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C.市场假货泛滥D.韩非子和荀子主张手工业收归官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孟子认为,用儒家道德教化的培养可以克服物质匮乏的挑战和人的善性的脆弱;韩非子则指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据此可知,韩非子(     
A.否定了儒家仁政教化的作用B.倡导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指出道德养成教育的局限性D.主张建立高度集权的政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与以上言论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尚贤者,政之本也
C.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2019-01-30更新 | 1467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2019-01-30更新 | 97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秦二世违背秦始皇统治之道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郡县制不足以巩固统一局面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2022-06-29更新 | 2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