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儒家与墨家的言论(节选)

言论

出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

上表体现出儒墨两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A.用忠君理念推进国家治理B.借兼爱思想减少各国争端
C.以道德自律促进社会和谐D.因社会动荡同情平民阶层
2024-03-30更新 | 27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这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源头活水”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D.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君臣孰劳问题上,慎子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韩非子认为“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方可谓“贤主之经”。这表明二者(       
A.政治出身的相似B.等级观念的差异C.治国理念的相通D.学术观点的分歧
2024-03-29更新 | 61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邹衍先后游历魏、赵、燕等国,宣传其思想,“适梁,患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撤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身亲往师之”。这表明(     
A.国君认同敬天保民的思想B.天人感应成为主流观念
C.五行学说蕴含变革合理性D.社会转型呼唤集权体制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战国某思想家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老百姓丢弃它,君子保存了它)。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一言论(     
A.体现了儒家对人性的思考B.强调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C.指出了得民心的为政策略D.迎合了大变革的时代需求
2024-03-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6 . 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法家主张“尊君敬法”,道家认为“万物将自化”。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A.主动应对社会转型的挑战B.重塑紧跟时代的道德规范
C.适应兼并战争现实的需要D.建构内核一致的哲学体系
2024-03-2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孟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下列不属于孟子的观点是(       
A.“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B.“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D.“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2024-03-22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法家与道家政治理论的比较

儒家法家道家

问题意识

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重建良善的政治秩序

君主的政治危机

成就霸业的难题
一个偏离“道”的社会重建合乎“道”的社会

理论解释

没有系统的因果解释,但可基于观念、行为和秩序三个维度来理解周朝礼制的崩解人是自利的,接近君主的
人都想获得权力,故君主
随时可能面临危机;若不
能强君、不能弈法、不能聚
焦农战就无法成就霸业
唯有合乎“道”的自然秩序是良善秩序,所有偏离“道”的人为秩序都会导致国家昏乱

解决方案

周朝礼制、政治伦理实行仁政、君子人格强君、农战、法制、赏罚循道而为、柔弱处下无为而治、绝圣弃智

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以成霸王之名”“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

——摘编自包刚升《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

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的思想观点。这表明这些思想家(     
思想家言论
孟子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荀子四民分业,交能易作,人载其事, 各得其宜,各安其业,奸巧不生,然后能使,谷禄多少, 厚薄之称, 名实相符, 是夫群居, 和一之道。
A.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与尊严B.主张构建阶级差异化的社会分工
C.强调劳动分工的社会意义D.希望借助劳动分工渗透伦理道德
2024-03-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战国时期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     
内容出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慎子·威德》
A.推动了民本思想产生B.促使王权渐趋衰落
C.体现了原始民主传统D.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2024-03-18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