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是“三才”之一,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B.儒家思想主流地位逐渐确立
C.知识分子主导国家命运D.人文精神得到一定程度弘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B.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D.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学者余英时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思想作了这样的描述:“将‘道——一种精神实体——代替了巫所信奉的‘神’;……用‘心’的神明变化代替了‘巫’沟通天人或神人的神秘功能;……以‘心学’取代‘神学’。 ”这里描述的思想属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明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
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
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
2016-11-16更新 | 26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广西贺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
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