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汉书·艺文志》所描绘的现象,历史上称作
A.百家争鸣B.封邦建国C.罢黜百家D.焚书坑儒
2021-02-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八校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社会蜕化之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深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因与影响,自不免加以疑问批评,而提出抗议或补救之方”,由此出现了
A.百家争鸣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贞观之治
2020-05-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的500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苦难的群雄战乱。同时,也孕育了一场漫长的“除旧立新”。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在动荡中渐变,在渐变中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提出这种看法的着眼点是
A.井田制渐趋瓦解,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
B.国家形态从封邦建国制走向大一统帝国
C.完成了一次结构性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D.礼乐文化经历了战乱后在思想领域消失
2020-04-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  )
A.殷商社会B.春秋战国C.秦汉帝国D.宋元时期
6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表明东周时期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C.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弱
D.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进经济发展
7 .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这段材料说明该时期
A.分封制解体
B.秦孝公时期秦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C.礼乐制崩溃
D.当时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2019-08-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