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     
A.立足于国家财政的需要B.反映了均输平准的特点
C.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
2 . 《汉书·武帝记》记载:“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古代角力、角技艺射御的歌舞之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观”。《汉书·西域记》记载:“(武帝时)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角抵之戏以观视之”。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B.耕战结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已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角抵活动展示了汉盛世景象
3 . 汉武帝以前,任丞相者全为列侯,他们大都是军功大臣及其后裔,在朝廷势重位尊,权力很大。元朔五年,汉武帝任用出身微贱的《公羊春秋》学者公孙弘为丞相,封为平津侯,改变了过去以列侯为相的旧制。汉武帝的这一调整,旨在(     
A.营造崇儒的社会氛围B.加强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削弱列侯的政治特权D.改进汉代选官用官制度
2023-03-21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和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

——摘编自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
5 . 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     
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
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
2023-03-11更新 | 91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期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均输"。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国立贸易局”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这叫做“平准”。这一政策的实行(     
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致使地方官员的特权消失
C.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7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异于秦始皇无几矣”,但“能尊先王之道……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作者对汉武帝的评价(     
A.肯定其雄主形象以挽时局B.忽略客观效果具有片面性
C.说明其治国方略变化的必要性D.体现汉承秦制带来的弊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司马迁《平准书》:汉兴,……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是时吴王濞既即章郡铜山铸钱,文帝又赐邓通以蜀严道铜山,得自铸。《汉书·食货志》言吴、邓钱布天下。此亦开兼并之端。贾山谏除铸钱令,谓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盖为此发也。文帝之政,亦可谓敝矣。至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乃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行三铢钱。五年(前136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币制乃稍定,而五铢遂为最得民信之钱。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前期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的解决之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西汉前期的社会问题,并概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意义。
9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可以成为汉武帝“略输文采”的有力证据是(     
A.开拓疆域,三次对匈奴战争B.加强皇权,实行中朝制度
C.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D.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
10 . 据史书记载:“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据此判断,汉朝政府(     
A.所遣“骠骑”是指卫青B.向西域移民屯田
C.彻底解决匈奴侵扰边境D.基本控制河西走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