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汉元帝、成帝之后,明经之士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出现了“州牧郡守,家世传业”的“经术世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察举制的影响力减弱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
2022-07-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新儒学受到尊崇,确立了官方正统地位;中央的太学设立五经博士,地方郡国也设立学校,推行教化;另外还推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岁举孝廉贤良方正之士。这反映出当时(     
A.治国思想的转变B.选官制度的进步
C.新儒学的制度化D.教育体系的完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儒学经历了从“经书”到“经学”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经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属性正在于它的权威性、神圣性、非批判性。汉武帝即位开始,儒学之士所研习的传统典籍开始了一个日益被推崇的上升之路。汉武帝之后,在汉代儒学发展史上发生了两个异乎寻常的重大事件,即皇帝亲自出席、“称制临决”的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两次会议的目的完全一致,即评定《五经》异同,使关于《五经》的解释“整齐归于一是”,并“永为后世则”,以皇权认同的《五经》作为经国治民的根本大法。在汉宣帝立十二博士后,儒学出现了同一经而有数家博士并立的情况。于是,同经各家要相互区别,就有了对同一经的不同的解说、不同的章句;弟子们要记住自家老师的章句,就又演化出章句之学。严守自家师说,固守家师的章句,是师法的要害或本质。

——摘编自李振宏《汉代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材料二   经过汉代的发展,不但儒家本身凭借着经学的独特地位而成为知识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儒家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统治阶层的推行而成为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也可以称之为“礼法”“名教”。但是,一种思想一旦占据独尊地位,就会出现许多负面的东西,比如有些人内心未必真正孝顺,但是他要通过一些表面上的仪式来获取“孝”的名声。因此,有一些人对这些礼法进行批判。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使名士们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汉代经学的不断烦琐化,使得儒家内部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方式来超越经学的束缚。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经学化进程的特征,并分析汉代儒学经学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儒学的影响。
2022-07-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先秦到秦汉人殉与俑殉盛衰情况曲线


——摘编自王元朝《先秦秦汉从人殉到俑殉习俗演变与比较研究》


上述曲线是学者对先秦、秦汉时期历史现象发展轨迹的分析,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阐释。(趋势可以从一个或多个阶段进行分析概括,阐释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出汉朝(   
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

时间

法家

儒家

道家

其它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

45.9%

5%

13.5%

约35.6%

武帝初年——宣帝末年

25.5%

45.1%

很少

约29.4%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趋势B.儒家容纳了道家
C.察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D.治国思想的变化
2022-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人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汉代(       
A.经世致用成为选人任官标准B.精通儒学才可能官至高位
C.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D.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2022-07-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思想派别及作品数量。该时期是(       

派别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数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儒学独尊地位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   ②确立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③实行盐铁官营   ④设立五经博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汉代以前多有超然于政治之外的隐逸之士(如老子),而汉代中期及以后,知识分子多以“忧天下”而选择入仕,隐逸成为特少的现象。这-变化主要是由于
A.道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B.知识分子队伍日益扩大
C.社会主流意识发生变化D.国家教育体系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太学(即大学),推行教化。董仲舒认为“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这说明,西汉政府
A.废除了贵族特权B.兼用儒法思想C.确立了儒学正统D.调整了选官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