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改革,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籍贯,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联姻通婚。这表明孝文帝意在(     
A.消除民族之间的矛盾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开发
C.促进北方地区的统一D.推动政治认同维护统治
2023-11-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萧、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孝文帝此举(     
A.扩大了南北方差距B.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C.旨在提升官员素养D.推动了北方经济恢复
3 . 《魏书》记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位帝王的行为(     
A.完成了北方统一B.发动了统一战争C.开创了隋唐盛世D.有利于民族交融
2023-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4 .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对孝文帝此举理解不正确的是(       
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B.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C.注重策略灵活变通D.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
2023-11-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举措有(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   ③统一北方   ④军功爵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3-1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魏孝文帝为获得汉族士族的支持,沿用了晋代时期的门阀制度。他定族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阶层通婚,使鲜卑贵族门阀化,并采用强制形式加快鲜卑贵族向封建士族地主的转化。上述做法(       
A.推动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地方势力
C.激化了民族矛盾D.导致了国家分裂
2023-11-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北魏政府在均田令中没有限制垦荒,“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这一做法(     
A.抑制了土地兼并B.解决了人地矛盾C.打击了士族势力D.调整了生产关系
2023-11-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孝文帝改革中,把拓跋氏改姓为元,步六孤氏改姓为陆,贺兰氏改为贺,独孤氏改姓为刘等。孝文帝上述做法(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完成了鲜卑族汉化过程
C.完成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D.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繁荣
2023-11-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据此可知,均田制(     
A.从根本上杜绝土地兼并B.提高了奴婢的政治地位
C.兼顾农民与地主的利益D.促使中原租佃关系盛行
10 . 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肃、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孝文帝此举旨在(     
A.推崇儒家文化B.提升官员素养
C.缓和民族矛盾D.推动经济恢复
2023-1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