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制度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费族定为第等的高门士族,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A.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B.奠定了唐盛世的经济基础
C.彻底消除了民族矛盾D.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2 .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经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3 . 考古发现,魏晋十六国时期,黄河以北的墓葬较之秦汉时期,无论在规模还是豪华方面均有不及,呈现出简埋薄葬的典型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勤俭节约之风十分盛行B.战乱不息社会经济凋敝
C.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D.北方生产力落后于南方
4 . “(曹)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重要,门下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但是东晋在权臣控制下,三省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南朝时,政虽出自三省,但三省长官大权旁落。”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三省权力出现此消彼长态势B.监察体制尚未出现
C.三省制度处于孵化孕育状态D.三省擅权成为常态
5 .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说明(  )
A.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被国家重用B.高门士族控制朝政
C.庶族地主崛起,平等意识增强D.东晋皇帝昏庸无能
2021-08-04更新 | 71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改汉姓的基础上,孝文帝还划分了鲜卑人的姓氏等级,规定了八大贵姓。对于汉人中的世族,孝文帝也规定了四大贵姓。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这一措施
①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②淡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
③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   ④肯定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7-07更新 | 515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金兆梓《新编高中本国史》载:五胡入主中原后,“逐渐濡染华之文化”“直至鲜卑拓跋魏之孝文帝起,以华夏之礼教,改革其国俗,于是北方各族始在鲜卑统一局面之下而彻底汉化”。作者意在说明
A.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B.政权更迭激化了阶级矛盾
C.不同民族间文化优势互补D.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8 . 东晋一朝,除最初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势外,世家大族代有推选,依次出现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权臣,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晋时期()
A.开始出现门阀政治B.军功贵族冲击皇权
C.政治局面尤为混乱D.皇权遭受士族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南史》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
C.门阀观念依然在流行D.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
2021-01-24更新 | 1324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2021-01-24更新 | 1434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