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科举制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从而在社会阶层间出现等级中的升降、贵贱间的对流,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材料主要阐述了科举制(     
A.动摇了统治根基B.增强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光芒四射”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①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科举制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④曲辕犁促进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东晋时期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等谚语流传。与此现象密切关联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017.224.5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023-10-25更新 | 700次组卷 | 7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人有诗作“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描写的是(     
A.社会生活的闲适B.三省六部制的规范
C.科举及第的喜悦D.九品中正制的公平
2023-03-24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7 .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军功→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军功→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军功→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2022-07-07更新 | 483次组卷 | 6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皇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2022-01-20更新 | 234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曹魏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表认识正确的是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国家统一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最高
B.北方地区的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比较低
C.九品中正制促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下降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度有关
2021-11-10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38次组卷 | 4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