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2020-01-09更新 | 10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时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考查儒学经术与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察举制度之内的“以德取人”与“以能取人”开始并存。察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2019-11-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时,察举贤良的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据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A.重视被察举官吏的实际才能
B.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
D.不再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打破世代为官限制
B.注重官员吏治才能
C.用人标准相对单一
D.选才程序平等公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2019-04-01更新 | 811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2019-01-30更新 | 3155次组卷 | 8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钱穆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据此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选官依据是
A.门第高低
B.军功大小
C.道德和学问
D.财产多少
9 . 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当时风气,故主有难或去世,故吏要尽力营救,甚至为之守丧三年。被察举者承担的义务与故吏类似。这主要体现了
A.察举制影响了人才选拔
B.郡县制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秦朝
B.两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宋
2016-12-12更新 | 282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