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2 . 唐代政事堂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B..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
C.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D.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019-09-29更新 | 518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河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尚书省的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D.有效加强相权
2019-06-13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12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019-01-30更新 | 4097次组卷 | 125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19-01-30更新 | 898次组卷 | 69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