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2 . 史载,唐代给事中的职责是“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据此可知,“给事中”属于(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
3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说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和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
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020-08-10更新 | 757次组卷 | 110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2019-11-13更新 | 620次组卷 | 5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1565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
2019-01-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上书请求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后采纳了崔佑的意见。据此推知,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皇帝的决策权
C.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D.体现了中央决策的民主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