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作者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     
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涉及而广百姓莫安其居
2022-07-04更新 | 37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评价较后人更具有正确性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022-04-18更新 | 48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表格反映了
提出“三不足”思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措施青苗法——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官府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保甲法——官府希望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庆历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安石变法是“庆历新政”的继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却以“理财”“整军”为中心。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模仿庆历新政B.实现富国强兵C.加强经济控制D.贯彻守内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2022-02-21更新 | 5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变法开始后,《尚书》中盘庚迁都之事引发了激烈讨论,王安石话语中的盘庚,是不畏众人怨诽之言,坚持自己正当的、利民的主张的君主;司马光阐述的盘庚是一位能听取善言、宽厚地对待持有异论之人的君主。这一现象折射出
A.是否迁都引发变法争论B.人物评价左右了变法立场
C.朋党之争始于此次变法D.变法过程存在斗争和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旧法……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而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对王安石认识的差异,说明了历史人物的评价(       
A.具有主观性B.总是客观的C.没有阶级性D.不具时代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缓解了财政困境B.触及了权贵利益
C.改善了百姓处境D.实现了富国强兵
2022-01-19更新 | 366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