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A.强化了社会管控B.增加了政府收入C.实现了富国强兵D.抑制了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     
A.宋代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B.扭转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边防事务开支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黄不接时,官府向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     
A.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B.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C.有利于限制民间高利贷剥削D.加强对农民编制管理
2023-10-05更新 | 2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安石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通过经济调控,实现富国富民B.增加农民赋税,保证财政支持
C.提出工商皆本,提高社会生产D.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     
A.消除了边境威胁B.增加了政府收入C.改变了积贫积弱D.减轻了人民负担
2023-10-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举措。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举措

概要

均输法

增设发运使,总握东南六路财务,同时主管茶、盐、酒、矾税收

免役法

大量裁减州郡役人以及额外奉应官员的种种陋规

农田水利法

官吏对农业耕作技术或水利修建工程向官府“各述所见”,凡有功者,给予一定奖励

A.全力裁减开支B.重视改善吏治C.推行重农抑商D.重在增加赋税
8 . 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颁布“方田均役法”“保马法”
A.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操之过急B.主要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2023-08-11更新 | 419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     
A.宋代冗官问题被解决B.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不复存在
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3-06-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推行青苗法,按户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取息高达四分。据此材料推理,对青苗法实施的影响解读错误的是(     
①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⑧导致两税法的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