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4 道试题
1 . 元代,行省长官作为介于府路州县和“腹里”间的地方最高长官,具有日常事务的统筹全权,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中央授权。这表明行省长官(       
A.由中书省派造B.权力大而不专C.威胁中央集权D.位卑而权力重
2024-03-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D.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根据两个原则划分的:一是山川形便,另一个是犬牙交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治理难度B.促进民族交融
C.利于经济发展D.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管理区域广阔、军政大权集中,其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且沿用至今。上述内容描述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
2024-03-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元代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竟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欺隐,如同己物”。这表明元代(     
A.行省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监察制度缺失
C.各省赋税负担不均D.中央集权体制式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始皇采用的“皇帝”称号,仅仅是皇权专制的象征而已。如果要在制度上完全实现皇权专制,还是要假以时日的。在汉朝,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制约关系,曾经让很多治史者为之倾倒。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与帝王共治天下,保障皇权专制的制度架构和社会结构还没有完全出现。从汉朝到魏晋,皇权只能算是“相对专制”。在唐朝,尽管皇帝凌驾于政府之上,但唐朝的政事堂制度及门下省的封驳制度,只能说明唐朝皇权是“有限专制”。直到北宋,皇权才高度专制,时人形容当时的专制情况说:“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明代以后则是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权力斗争在朝中围绕“内外朝”之争而展开,在朝外则围绕中央地方关系(内外关系)而展开。当然,并不是说有了郡县制,就马上有中央集权。郡县制仅仅是中央集权的制度化表现,还不足以揭示事实中的中央集权程度。中国的地域间差异太大,出于对皇权的渴慕,至少在宋元之前,做帝王梦的人不在少数,地方分裂力量由来已久,国家需要中央集权为统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协调地方之间的关系,按照政治的逻辑来调动资源,按照集权的逻辑来配置权力,这说明中央集权与封建制一样,并不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产物。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任一发展趋势,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发展的规律,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3-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A.促进民族交流融合B.兼顾中央和地方利益
C.加强集权维护统治D.保证政令在全国畅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元朝中书省直辖区南抵黄河北岸,西控太行要道,形成控南扼西态势。湖广行省据有岭南广西部分地区,河南江北行省包括淮河,陕西行省将秦岭及以南的汉中地区纳入。同时,行省治所设置在本省偏北狭小地区,形成南大北小格局,行省对自己北侧地区的控制力度小、掌控的关隘少。上述举措意在(     
A.扩大行省管理范围B.加强地方行政权力
C.巩固国家统一局面D.减少国家财政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总领一方政务,各地赋税皆集中于行省以后上供朝廷,各省可以自留三分之一。对于部分边远贫穷省份,如云南、甘肃、岭北则由朝廷提供部分经费。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弥合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权威性
C.给予了地方政府较大自治权D.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
(3)结合材料三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
2024-02-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