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明朝土司制度与羁縻政策的区别在于由松散的统治变为严格的控制;在承袭、纳贡、征调等政策方面,土司制度均有严格的规定,从而加强了对鄂西民族地区的控制。鄂西土司制度随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而消亡。

——摘编自彭建英《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分析郡县制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的羁縻政策与元明的土司制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作用。
2024-01-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5年,对出版界具有震撼力的出版物恐怕要首推《话说中国》了,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该丛书进行了特别报道和评论。该书的宗旨是将“历史还给人民”,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在策划模式上标志着我国出版业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下图是该丛书的分卷目录。

第一卷____原始社会、夏商:创世在东方
第二卷____西周:诗经里的世界
第三卷____春秋:春秋巨人
第四卷____战国:列国争雄
第五卷____秦西汉:大风一曲振河山
第六卷____东汉:浸漫中兴路
第七卷____三国西晋:群英荟萃
第八卷____东晋南北朝:空前的融合
第九卷____隋唐:大唐气象
第十卷____唐五代十国:变幻中的乾坤
第十一卷____宋:文采与悲怆的交响
第十二卷____辽西夏金元:金戈铁马
第十三卷____明:集权与裂变
第十四卷____清一:落日余晖
第十五卷____清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第十六卷____总索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分卷目录,对其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有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群体,“他们都是由皇帝特恩钦点,可以出入于内廷,几乎天天都得见‘天颜'、聆听‘纶音刀',与皇帝商讨政务,备受皇帝的宠信和重用,以致人人侧目”。这一群体是(     
A.枢密使B.内阁大学士C.军机大臣D.总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熙帝在下令编写《大清一统志》时发现,收录的全国各地区地图存在“或一省有大图而无小图;或一省有里数程途而无疆界”等问题。于是康熙帝借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的力量,经过精确测绘完成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幅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表明清朝(     
A.地图绘制技术世界领先B.统治者具备近代国家观念
C.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D.政府注重国家疆域的管辖
2024-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Ⅱ)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时,西北军用马匹主要是通过茶马互市获得的,朝廷在西北设立秦州、洮州等8个茶马司。清朝顺治至雍正年间,西北茶马司大体在5个左右。到乾隆中叶,西北各茶马司被朝廷裁撤。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明清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马匹在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C.各民族之间差异逐渐缩小D.茶叶的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康熙二十年前后,极少亲信官员开始按照康熙帝的意图给其递交奏折。此后,奏折逐渐成了清代官方文书。这种制度在当时(     
A.使内阁制度走向形同虚设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提高了军机处的办事效率D.导致清朝的封建统治由盛转衰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2023-09-15更新 | 3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     
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
2023-05-22更新 | 357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从设立台湾府到签订《尼布楚条约》、从平定噶尔丹叛乱到设置驻藏大臣的历史,反映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以下对这一主题提炼合理的是(     
A.经济的繁荣与危机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外交的屈辱与抗争
10 . “康乾盛世”真正达到了盛世的标准,其中判断的标准:为打破“华夷之辨”思想的束缚,倡导“满汉一体”的新民族观;废长城,破“华夷之辨”,视边疆与内地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主权的疆土有13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一事实可用来说明清朝前中期(     
A.思想的高度统一B.经济的繁荣发展
C.制度的不断创新D.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