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军机章京最初由军机大臣从其所管的内阁六部中挑选,到嘉庆时则规定:(内阁、六部)及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和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反映出清朝(     
A.君主专制的强化B.军机处官员的任用趋向制度化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军机大臣参与朝廷的人事任免
2 . 清代军机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内阁)大学士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职军机处的内中堂承担军机处的重要职责,留守内阁的外中堂处理中央常规事务。内中堂的出现(       
A.导致中央行政机制紊乱B.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C.埋下了内阁擅权的隐患D.不利于军机处发挥职能
2023-03-1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中国某中央机构产生于应对边境重大事变,发展于首脑治国理政专业、高效之需,最终 形成了有官无吏、扁平高效的决策机制。该机构是(     
A.中朝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
2023-03-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期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立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国家行政最高决策权。皇帝为了保证自己最高决策权的正确行使,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决策体制,设置决策机构和人员,初步形成较为严密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采用朝议、中外朝议等不同类型的决策形式。每遇到军国政务,皇帝总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决策方式和法定程序,召集有关大臣进行讨论,从而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用法律制度保证重大决策不发生或少发生失误,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皇帝专断的阙失,推动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研究》

材料二:皇权在明清时期极度膨胀,朱元璋取消了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领导各部管理全国政务。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可参与处理机密要务,替皇帝草拟谕旨。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结构变化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以“强制劳动”“侵犯人权”为借口,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其目的就是打压中国经济,制造中国分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下列有关中国历朝历代在新疆设置管理机构,加强有效管辖史实中,表述有误的是(     
A.西汉:西域都护B.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C.元朝:宣政院D.清朝:伊犁将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论者指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虽然清朝在细节上吃了很大的亏,但却牢牢控制住了东北部边界,为将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完全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据此可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清朝控制北部的边疆地区
B.反映出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智慧
C.消除了来自沙皇俄国的安全威胁
D.使清朝有效控制了东北广大地区
2023-03-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照的数百件奏折均是用宜纸和黄粉纸多层封事,别无其他保护装置。而其后的奏折。则按规定用木制折匣或用贴有印花的夹板作为保护装置。雍正朝,折匣由皇帝赐发并备有小锁,宫中及具折官员本人各有钥匙一把。这表明清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B.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加强
C.军机处权力膨胀D.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代的制度,设内阁。但内阁权力已明显不如明代,仅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所谓“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皇帝专权得到有效限制
B.决策权力下放到六部执掌
C.中央权力运行机制调整
D.满清贵族完全垄断了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尼布楚条约》签字时,清朝第一次使用“中国”这一国号,而非“大清”朝号。这表明(     
A.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
B.沙俄不承认满族的统治
C.使用“大清”朝号不符合国际惯例
D.清政府并不承认《尼布楚条约》
2022-07-0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和交往中设置种种禁令,如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外商到达中国口岸必须卸下武器,不能让外国商人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文字等。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闭关锁国的狭隘心理B.天朝大国文明的优越感
C.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D.担忧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