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四《从祀》条中说:“周程张朱五子从祀,定于理宗淳祐元年,颜曾思孟四子配享,定于度宗咸淳二年。自此以后,国无异论,士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理宗之功大矣!”从这段论述看出顾炎武(     
A.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重视道德气节
C.是程朱理学道统的坚定维护者D.重视“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顾炎武认为:“法之敝也,莫甚乎以东州之饷,而给西州之兵,以南郡之粮,而济北方之驿。今则一切归于其县,量其衡僻,衡其简繁,使一县之用,常宽然有余。”据此可知,顾炎武主张(     
A.简化行政管理程序B.扩大地方自治权力
C.加强以法治理地方D.限制君主专制权力
2022-12-2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A.推动了早期启蒙思想兴起B.彻底打破孔子的思想权威
C.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D.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4 . 顾炎武《日知录》载:“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顾炎武这一言论(     
A.强调宋明理学促进文学创作多元化B.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C.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D.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2022-1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由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022-1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董仲舒C.顾炎武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指出“自古用蛮夷攻中国者,始自周武王”,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这表明顾炎武(     
A.蕴含民族国家观念B.继承传统儒家思想
C.革命意识非常鲜明D.反对封建君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顾炎武在《答友人论学书》中写道:窃以为圣人之道,下学上达之方,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进退;其文在《诗》《书》《三礼》《周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辞受、取与;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法。”据此可知,顾炎武(     
A.倡导格物致知B.反对空谈心性C.批判君主专制D.主张托古改制
2022-11-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末,顾炎武提出了“为天子为百姓之心,不如自为”的经营思想。他以徽商为例,认为其勤俭经营的目的不只是克制私欲达到一定的修为,而是追求利益,并肯定了这种欲望。这表明顾炎武(     
A.旨在抨击君主专制B.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深受社会各阶层认可

10 . 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以下关于儒家思想家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点

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A.黄宗羲、王阳明、董仲舒、孔子B.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孔子
C.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孟子D.黄宗羲、董仲舒、王阳明、孟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