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2年,李鸿章提出了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想法:“若从此中国轮船畅行,闽沪各厂造成商船亦得随时租领,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拟先行试办招商,为官商浃洽地步,俟机器局商船造成,即随时添入,推广通行。”下列项中,对该企业解读正确的有(     
①李鸿章创办该企业旨在“求富”,挽救国家危亡
②该企业属于近代官督商办企业,并且发行了股票
③该企业属于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④其创办开拓了市场,标志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19世纪晚期,晚清学者陈虬在《经世博议》中说:“夫科目者,人材之所出、治体之所系也。今所习非所用,宜一切罢去,改设五科:曰艺学科;曰射;曰算……曰西学科,分光学、电学、汽学、矿学、方言学、化学六门,试以图说、翻译。”据此推知,这一主张(     
A.促进了西学传播渠道的有序化B.说明科举考试的程序亟待完善
C.遭到封建统治力量的全面抨击D.迎合了国内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

材料二   “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并指出“中体西用”对“西学中源”有何超越。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后来,“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这反映了清政府(       
A.税收种类逐渐减少B.中央威权受到挑战
C.无力镇压农民起义D.意图缓和社会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资本中,除个别江南绅商投资少量股份外,更多沙船商态度是“群起诧异,互相阻挠”,其激烈“竟至势同水火”。其他本地商人也是态度非常迟疑,人股很不踊跃。这反映出上海轮船招商局(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B.招商方式引发商界质疑
C.尚未得到清廷大力支持D.创办之初阻力来自绅商
6 . 近代史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失败后D.镇压义和团运动后
7 . 福州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初由清政府拨款,自1866年11月起经费常年由福建省提供。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止。这反映出
A.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发展B.资金不足是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C.清政府阻挠导致洋务运动失败D.市场狭小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如图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野蛮屠杀中国的和平居民。此暴行发生在
A.威海卫B.北京C.南京D.旅顺
9 . 1881年陈启沅所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因当地作坊织工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被迫迁厂到澳门,1887年陈启沅重回南海县开办缫丝厂时,特意开发了与传统手拉丝车相似的脚踏式缫丝单机,很快就普及到了家庭作坊。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矛盾B.激发人们兴办缫丝厂的热情
C.增加所办缫丝厂的原料供应D.推动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
2019-01-30更新 | 1693次组卷 | 5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