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2021-07-05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驻守武昌的新军第八营的士兵程正瀛开枪打死反动军官,熊秉坤随即赶来,鸣笛聚众,宣布起义。城内外各路革命军纷纷起义响应,首先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署。第二天清晨,一面十八星大旗飘扬在黄鹤楼上,宣告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御侮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它明确宣布,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宗教信仰的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的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进步的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武昌率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2021-06-02更新 | 178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后的十多年间,各种“主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类报刊的头版头条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政纲、政论和宣言;过去被政府严禁的政党组织,这时竞相宣告成立。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这些变化
A.体现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碰撞
B.有利于国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C.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推动了清末民初社会风俗习惯的根本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反封建不彻底
2021-05-01更新 | 172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纷纷组党结社。北京城里“会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星期之日,湖广会馆、织云公所等处无不开会,有身兼数职者匆匆画到即去,谓吾尚数会须赴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革命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政党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C.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D.中华民国政府成分复杂
2021-04-30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有两次大变局,其一是封建改而郡县,其二是专制改而共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代以降,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走出秦制的历史贡献,并从“民族国家”和“人民权利”两个层面归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百代皆行秦政事”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C.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D.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令》22条:规定大学“以文、理科为主,文科兼法、商二科者;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还规定只要符合大学办学要求,“私人亦得设立大学”。这些规定旨在
A.发展民办高等教育B.培养学生个性自由
C.适应国家建设需要D.高扬民主科学旗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