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某同学的读书卡,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书名摘编内容
胡适《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1922年)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是:人人能以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人人能看平易的古书;人人能做文法通顺的古文;人人有懂得古文文学的机会。
徐复观《中国人的耻辱,东方人的耻辱》(1961年)胡适由过分的自卑心理,发而为狂悖的言论,想用诬蔑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方法,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向西方人卖俏,因而得点残羹冷炙,来维持早已掉到厕所里去了的招牌。这未免太脸厚心黑了。
唐德刚《胡适杂忆》(1996年)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开风气之先,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吴根友《简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胡适的“历史观”》(2013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学术界对胡适的整体评价逐渐由负面转向正面,进而更加全面,对其“历史观”学术价值与产生的问题分析,也趋于客观。

(1)指出《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的史料类型并评析其价值。
(2)指出徐复观、唐德刚、吴根友三位学者对胡适评价的倾向,结合史实简述各自的依据。
2023-07-06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竹枝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面这首竹枝词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①皇帝制度结束             ②共和政体飘摇             ③政局更迭频繁             ④民权实现平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长期保持的信念,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德国退休教师以《西方的没落》为题出版了一部专著,悲叹西方的衰落。


而与此同时的中国,一本名为《新青年》的杂志风行中国知识界,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以改造落后的国民和社会为己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相反,胡适和追随者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史料价值。
2020-12-03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史料类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步骤突破
4 .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务进行理性分析。对于同一段历史,有不同的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2年至1928年,这16年的历史,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时期,具有它独具的特点,有它展现出来的突出问题,也为未来开辟了道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新的因素也在不断增长。

——摘编自《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阅读材料并结合史实,以“近代化”为主题,谈谈你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新的因素不断增长”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1-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1645年和1912年当权政府各颁布一则社会改革法令,法令颁布后民间均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该口号的两次流传中(     
A.民众受影响的思想观念相同B.民众对法令的立场态度相同
C.民众所不满的政权主体相同D.民众所追求的政治利益相同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部正史著作——《清史稿》

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经过考虑之后,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1921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


作为一名历史研究的爱好者,谈谈你对《清史稿》编撰的看法。
2023-11-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比较研究,是通过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历史认识的一种方法。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前期中国生丝业的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历史比较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4-1852年上海、广州出口生丝量比较表(单位:包)

年份上海广州
184301787
184402604
184564336787
1846151923554
1847211761200
1848181340
1849152371061
1850172434205
1851206312409
1852412933549

——据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甲:1868—1917年生丝出口量

年份生丝出口量(单位:吨)
18683420
18733660
18773540
18874740
18977020
19076960
19177560

乙:公和永丝厂

1882年创办,是上海第一家华商缫丝厂。这家丝厂的创办者黄佐卿,是一个在外国人中间被称为“祥记”(为洋行经纪生丝出口的丝号)的浙江籍私商。最初五年局面尚未打开,营业不振。1887年以后,机缫丝在法国市场打开销路,营业得以复振兴。

——据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和汪敬虞《从中国生丝对外贸易的变迁看缫丝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三1915年上海56家丝厂中,仅永泰、太经、钱康、协安、久成、信昌6家为自有,其余均为租厂经营,租厂率为89%。(“租厂”指的是丝厂经营者向丝厂所有制租借丝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缫丝生产经营活动)

——《浙江丝业实地调查录》(《大公报》,1917年4月)

(1)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2)阅读材料二,兴趣小组搜集甲乙两组史料,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3)对材料三中历史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4)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请你为该兴趣小组提供一个研究视角,并说明理由。
2024-02-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将1912192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出现“黄金时代”归因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119141920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表(单位;千海关两)

年价净进口货值净出口货值入超
1914589.241356,227213,015
1917549.519462.93286.587
1919646,998630.80916.188
1920762.250541.631220.619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二   2日本和美国1913,1918年对华投投资和贸易表

日本美国
对华借款对华投资在华纱厂纱锭数是国对华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在华企业数
19131.06亿元3.8亿日元11万枚7.5%136
19183.54亿元8.8亿日元33万枚16.4%309

——据阮湘《第一回中国年鉴》

材料三

动用国货歌
诸位同胞,大家记好,中国国耻,二十一条.
……
提倡国货,经济绝交,雪耻妙法,没有再好。洋货虽丽,损坏甚平,国货虽粗,久用不了。
同胞苏醒,钱勿外抛; 抵制外货,立志坚固。

1915年河南某中学生创作


1915年北京某商铺歇业通告

——据汪水平《歌声诗意里的消费政治:近代“国货歌”的文本解读》


(1)材料一的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史料与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现象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研究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产生的原因,应壑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3-0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9 . 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文献史料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
《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
《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
《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
《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
其他资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材料二探究主题

华工赴欧的原因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2022-09-08更新 | 379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读1867—1935年中国机制棉纱进口量变化曲线图(单位:海关担。据《中国旧海关史料》整理)。依据此图分析,20世纪以来,中国机制棉纱量增长停滞并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抵制外货已逐渐深入人心B.政府对棉纺织业较为重视
C.西方经济侵略模式的变化D.近代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
2021-04-06更新 | 452次组卷 | 7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