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1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的理解准确的是(     
党员总数(万人)工人党员比例(%)农民党员比例(%)
1927年五大前5.850.818.7
1928年6月13.010.976.6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反映了革命任务的变化
C.说明革命性质发生了改变D.表明革命道路有重大调整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1850年至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1936年币制:亿元)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人口(亿)人均国民收入(元)
1850------4.1543.80
188799.8714.4929.074.0035.90
1914128.0124.8034.724.5541.22
1936166.4140.6051.515.1150.51
A.传统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
C.国内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开垦D.近代民族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3 . 1928年秋天,井冈山根据地粮食普遍获得大丰收,宁冈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27年增产20%,永新、莲花、遂川等地也出现了空前的好收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农村生产力提高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红色政权的建立D.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2024-01-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2024-01-2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2024-01-16更新 | 108次组卷 | 49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共产国际曾经对中国革命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用农民风潮的铁围来包围当地的城市,以及大城市和最大的城市,在军阀军队里组织我们自己的力量,十倍加强我们在这些军队里的工作。”这种认识(     
A.比较客观地结合了中国国情B.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造成了苏区“反围剿”失利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8 . 某次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首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及其他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党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这次会议发生在(     
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湖北汉口D.浙江嘉兴
9 . 下图为1931年10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成立后统一发行的纸币。纸币背面印有“没收帝国主义手中财产、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及手工业不违反苏维埃法令者准许自由营业、实行劳工监督”等10条《苏维埃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措(  )

A.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B.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
C.是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探索       D.抵制了国民政府法币渗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来源分布            图21922年直隶农户年收入分布状况
       表1为抗战前期部分大学学生年均开销
学校名称驻地学生年均开销
清华大学北平最低标准256元,一般为300元左右
交通大学上海400元
中央大学南京300—350元
南开大学天津300元
中山大学广州220元
       表2为20世纪30年代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和公务人员群体的收入分配状况
职业月收入
教师大学教授200—600元,中学教师100—260元,小学教师50—100元
公务人员局长450—600元,科长250—400元,科员60—180元
银行职员经理250—400元,主任120—250元,普通行员40—120元
企业职员总工程师200—300元,部长60—200元,股员20—50元

——据张铭雨等《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基于量化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

(1)学者通过上述统计数据得出“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结论。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结论得出的依据。
(2)如果要进一步论证该结论,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史料,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