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是我国局部抗战时期涌现的部分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     

作品

作家

简介

《咆哮的许家屯》

艾芜

歌颂东北地区人们的抗日斗争,表现民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死线上》

阳翰笙

反映淞沪抗战的短篇小说。

《兄弟》

王余杞

表现守旧家庭与反叛逆子之间的对立冲突,展现青年学生突破家庭束缚、涌入革命浪潮的人生轨迹。
A.以敌后根据地的抗战为主要题材
B.反映出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国
C.真实描述了民众抗日历程的艰难
D.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1月,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国联调查团成立。10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发表,以报告书为基础,国联制定了旨在促成中日和解的决议草案,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计划性和占领中国东北的非法性以及东北伪政权的傀儡性;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同时又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地位和权益;主张“国际共管”中国东北地区。19332月,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决议。3月,日本宣布退出国联,中日和解失败。

——摘编自马海天《国际联盟促使中日和解的尝试》等


从国际法的角度,就国联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进行合理的解释。
2024-01-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昌起义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和严密封锁,中共中央建立了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浦、永定到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这一交通线以水路为主,沟通了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和位于赣南、闽西根据地的中央苏区之间的信息往来,向苏区输送了大量物资,同时也护送了大量中共领导干部安全进入中央苏区。红色地下交通线成了中共中央和红军联系的“血脉”通道,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席杰《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一条秘密的国际红色交通线在中东铁路沿线逐渐建立起来。该线起初目的是保障往来中俄(苏)两国革命者的安全。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也承担了传递信件、情报、指示和输送物资的功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战争隐蔽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于司酮《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红色地下交通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承担的主要任务。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条交通线沟通对象的不同。
2024-0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35年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祖国大地。一二·九运动中,全国各地的学生、工人爱国人士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友好人士在集会上、在游行中都演唱了该曲。这体现了(     
A.人民抗日救亡热情的高涨B.局部抗战的开始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D.全面抗战的爆发
2024-01-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毛泽东回忆说:“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这场学生运动(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意在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C.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1932年出版发行的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序言中,作者写道:“当本书发排之际,日人侵占我东北三省及上海事变,先后发生。事态重大,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现代史中,实为最可注意最可悲痛的材料。因附撰两章于第六篇国民革命之后,俾读者知所警惕,而共谋挽回我中华民族的厄运。”表明作者意在(     
①引导学生对时事加以关注   ②警惕日本侵占中国的野心
③培育学生救亡图存的意识   ④增添了史学研究最新成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20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据表可知(     

苏联

“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

美国

“蒋介石是整个东亚最有权力的人”,他的生死将“危及中国在过去十年所取得的进步”

日本

“相机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华北)五省”

国民党亲日派

“武装扫荡”,使“领导即刻恢复自由”
A.各方政治诉求基本一致B.事变走向影响国家命运
C.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D.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日本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成立,总社设于中国大连,分社设于日本东京),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积极进行情报活动。其情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材料可用于说明(     
A.日本侵华方式的变化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军事能力的落后D.中日矛盾不断加剧
2024-01-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19331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1936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以杨靖宇等人名义,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战斗,粉碎了敌人多次“讨伐”。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东北对抗日联军进行持续残酷的军事“讨伐”。193810月,冷云等东北抗联8名女战士陷入敌人包围后,舍身投入冰冷的乌斯浑河,英勇殉国。她们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19402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在濛江县境内陷入日军“讨伐”队重围,最后只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1940年冬起,抗日联军相继转移到苏联远东地区进行野营整训,并不时以小部队越境回国,继续给日、伪军以打击。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和组织抗日的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背景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