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分析形成1972年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并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21-11-11更新 | 54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2 .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权和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不懈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组织和宣传基层民主选举,有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选举委员会和选举训练班,并印行了大量的小报和宣传品,仅晋察冀边区就出了各种报刊100余种,如息平的《大家选》,曲阳的《民选》,定县的《民主洪流》。另外,通过上千个村剧团、宣传队和歌咏队走村串街宣传,如戏剧《选村长》形象地告诉农民选上自己合意的人带来的好处。边区、县、区、乡或村都设有民意机关,老百姓尽可以对代表品头论足。根据地还创设了一些特殊的投票方式以适应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农民参加选举,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等。事实证明,唯有扶助农工,才可以训练民众的能力,才能达到完全的民主。

——摘编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政权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材料二   19496月,共产党及各民主人士相聚北京,就新中国的国号问题开展讨论。针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号,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说:“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我看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董必武解释说:“‘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在今天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9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新中国正式定名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编自秦立海《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根据地选举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中蕴含的政治信息。从上述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和制度建设探索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体系萌芽于西周时代,秦始皇时代的文官制度已极为庞大,极有效率,不过在整个治理过程中,秦代文官制度终究只是工具性的。汉朝尤其在汉武帝时大力打击社会势力,国家得胜的结果是发展出察举制度。察举使各地的俊杰之士进入政府,政令也经由各地俊杰之士达到各地,文官体系也同时获得了儒家意念。照理说,文官体系应该与国家互补,但因为文官体系具有儒家意念的目的论,所以与王权实际上不断有对峙的紧张。专业的官员总是怀有儒家的理想,碰到不合理的现象时,国家的文官体系就会用社会的后援力来与王权对抗。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材料二   西方国家借鉴科举制而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原因在于,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西方国家基本上经历了从中世纪向近代化的转型,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西方的文官考试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即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官体系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远官制度的变化。开端合所字知识,分所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从中西文官体系发展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4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1)从材料一图1、图2中分别提取至少两项历史信息,并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针对材料一图1时期制度的弊端,图2时期实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是哪制度?图二是哪制度?后者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1-12-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国家系统和乡族势力之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乡绅”阶层。国家利用察举、荐举、科举、捐纳等社会流动渠道,把地方上的精英分子和有钱有势之人吸收到政权体系之中,授予官职、功名和各种荣誉,允许他们享有优免特权和一定的司法豁免权,“乡绅”阶层逐渐产生。同时,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因此,“乡绅”阶层得以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二   明清之际,时局动荡,大量士人回归乡土,试图通过“恢复乡间古礼与重建宗族借此延续文化血脉”,这种“重建基层社会组织的意图和尝试”与清初帝王们的乡村社会重建计划不谋而合。清王朝重视发挥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天高皇帝远”的广大乡村,士绅阶层以维护和弘扬儒家思想信仰及价值观念为己任,并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予广大民众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另外,士绅还积极参与到地方社会的各类公共事务,在乡村治安、司法、赋役、祭祀等领域士绅似乎从未缺席,因此国家有赖于士绅加强对乡村的控制,而乡村则更希望士绅能够为乡村争取更多的利益。

——摘编自王洪兵《清代乡村治理多元协同模式的建构及其得失》

(1)根据材料一,分析传统社会“乡绅”阶层兴起并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士绅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4-03-01更新 | 19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高祖时,裴寂等以隋朝《开皇律》为参照撰写《武德律》;唐太宗时,长孙无忌等人重加删定修成《贞观律》;唐高宗时,鉴于科举考试明法科无统一的权威标准,又命人对律文逐条疏证解释,终成有唐一代不易之典——《唐律疏议》。《唐律》包括名例、卫禁、职官、户婚、贼盗、斗讼、杂律等1230卷。不仅对法律原则思想和条文措词作了精确解释,而且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作为理论依据,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较之隋朝《开皇律》,删去死刑92条,减流为徒71条。《唐律》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内容,同时记载大量的唐代政治、社会、经济的资料。后梁太祖律疏一仍唐旧,北宋《宋刑统》亦取唐代律疏之法,《唐律》也成为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封建立法的渊源。

——摘编自孙树旗《〈唐律疏议〉内容和结构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律疏议》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

材料二 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于1978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这次改革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空缺15万个职位,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在美国联邦政府总人数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

——以上均摘编自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法律所涉体育领域包括宫廷体育、民间体育、军事体育,政府充分利用法律资源调控体育活动的发展走向,以禁令约束民间体育的伤害运动,以赏令刺激军事体育,以诏令规范宫廷体育。宋代体育法律的形式多样,有律、诏令,格、敕等。不同法律形式所承担功能也有所不同,律以刑为主,主要禁止危害性较大的运动,如射箭,投石等。敕是律的重要补充,当社会出现新问题时,多由编敕处理。在治理模式的选择上,以禁令为表征的压制型法律在宋代体育治理中运用不多,除危害皇权罪与使用弓箭等故意杀伤罪的量刑较重外,其他量刑呈现轻刑化的特征。军事体育法中大量的射术赏令既满足了人们对“利”的追求,又可提升射术,达到政府所追求“事”的效果。此外政府采用厚赏方式鼓励告赏,揭举毁弃神臂弓、杀官私马等。

——摘编自戴羽《试论宋代体育的法律治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体育法律治理的意义。
2023-03-03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 年起,国民政府颁布了《县组织法》等文件,确定在全国县、区、乡(镇)推行地方自治。强调“地方自治,为训政实施之基础”,希图通过对权力体系的安排实现独裁统治目的。但地方自治推行并不理想,就当时国情而言,乡村地区文化落后,文盲众多,直接的选举的确难以实施。而国民政府的制度设计又“竞欲以严密统一之程序与方式施与各种情形不同之地域与人民······绝无实效之可言”。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各地方派系对此也以消极的态度对抗。即使办理的,自治机关"纯变为下级行政机关,负传达公文及征发之任,……驯至人民因办理自治而负担日重,怨望日增"。

——摘编自王继平 张晶宇《论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的乡村社会治理》

材料二   1937年边区政府颁布选举条例规定:   "凡是居边区境内,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卖国行为,经政府通缉有案的""经军法或法院判决剥夺公权尚未恢复的"不得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同时,共产党在乡村苏维埃建设的经验之上,以现代政党组织为核心建设乡村抗日政权,使国家行政权力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现代政党组织的形式渗透到了乡村基层。在乡村政权内,中国共产党不直接以党员来领导乡村政权,而是以党团的形式活动,即参与政权的所有党员组成一个党团,党团内部的成员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联合左派进步分子,团结中间分子,以保证贯彻党的政策,实现党对乡村社会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动员。这些探索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摘编自李伟中《试论抗日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特征与近代中国乡村管理体制的转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民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及推行缓慢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2023-0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 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撇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
2022-11-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