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1 道试题
1 .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认为人的灵魂获救应靠自己的信仰
B.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C.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D.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皇统治,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2024-02-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390年,罗马遭到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毁。重建城市时由于人口增加,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邻而建。基于此,罗马法完善了有关支撑地役权的法规,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A.条款多变B.解读随意C.体系缺失D.理性务实
2024-0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1955年3月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图案简表,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正面背面
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边框部分还有部分古建筑、彩画、敦煌飞天的飘带的图案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A.辅币图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B.背面、边框图案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多元性
C.1元图案体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D.10元、5元图案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
2024-02-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近代较早提出中国各民族一体融合的“大民族”观点的是梁启超。1903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后来他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这说明梁启超意在(     
A.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强国之路
B.团结各族人民,巩固共和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
C.宣传民族历史,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共同反侵略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隋唐时期,贵族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宋代以后,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于是士绅取代贵族成为中国帝国社会力量的主流、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发展创新B.专制皇权的急剧膨胀
C.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D.政治权利结构的变动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法王腓力四世在1302年创设并召开三级会议,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向天主教会征税的原则。1314年召开的第四次三级会议上,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A.缓解了王权与教权的冲突B.打开议会立法的进程
C.阻碍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D.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7 . 《通典》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这体现了汉代(       
A.董仲舒重视对民众的教化B.法律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法律出现了儒家化的趋势D.儒家学者继承发展前代法律
2024-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法治与美国宪政]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制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时期人们频繁地引用典、制、常、则等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代,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事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意义》

材料二   秦朝的法律制度已初步确立了我国古代各项法律的原则。经过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日臻成熟,体系日益完备,《唐律疏议》的颁布代表着中华法系的完备——以《唐律疏议》的完成为标志,儒家学派的某些基本主张被精巧地纳入成文法典之中,此时法律便与儒家思想的“礼”完美结合,以礼为主,出礼入刑,礼法合一,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基于宗法家庭观念长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礼”作为民间的风俗习惯在寻常百姓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法治”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礼制”则成为维护这个政体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陈栋良的《传统中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

材料三   美国宪法虽然产生于独立战争的革命胜利之后,但它深受英国及欧洲大陆启蒙思想的影响,是最先以成文法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宪政化的楷模;同时也是对美国人民宪政实践的总结,并且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有关公民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反映了权利至上、公权力依程序行使的法治原则。用宪法形式确立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架构和宪政运作范式,是对西方法制观念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意义。

——摘自季金华、金成富《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其法律文化意义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先秦至隋唐时期中国法律的演变趋势,并分析这种趋势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政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宪政原则的实践。
2024-02-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部分思想家的语句摘录。据表中信息可推知,最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所认同的理想治理模式是(       

春秋

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战国

孟子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战国

商鞅

法也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西汉

董仲舒

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阳德阴刑、德主刑辅”

A.德治教化、仁义王道B.法治霸道、富国强兵
C.德法并举、礼刑并用D.以民为本、德主刑辅
2024-02-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达成了推动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贬值的协议。在此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由1美元兑250日元下跌到兑200日元。美元的贬值(     
A.有利于重塑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B.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正走向崩溃
C.巩固了日本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D.是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