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0 道试题
2 . 14-15世纪,西欧地区城市星罗棋布,发展迅速。市民上层不仅拥有了可观的财富,而且以出席等级会议、担任国王官吏等形式加入国王政府,成为国王最重要的官吏来源之一。这一状况(     
A.表明等级君主制开始建立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D.导致恩赐官职制的产生

3 . 【制度适应与制度选择】

材料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以“制度适应”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 . “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这表明(       

A.罗马法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B.习惯法逐渐演变为成文法
C.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D.古代罗马法重视公法建设
5 . 南宋时期,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这些举措(     
A.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B.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
C.意在调整重农抑商政策D.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
6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的颁行,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主要有郡议会、自治市议会等,这标志着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具有了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特征……1979年以来,面对地方公共服务和组织碎片化,以及中央政府不断试图削弱地方当局的情况,英国出现了社区治理。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该是提供个别的服务,而是应该关注整个地区的居民幸福,关注社区总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社区治理承认地方当局目前在地方仅仅是几种服务提供者之一、但是他们的民主价值是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地方政府演变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   现代北欧等国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的事务,即享用“一般权限”原则。除了社区议会和社区政府两大主体外,社区中还有众多的居民理事会,其职责是使居民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除了有政府的服务之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和志愿者的服务。

——摘编自谷中原、朱梅《社区保障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欧等国社区治理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2024-01-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一   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19013月,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新政时期主要有经济特科取士制、学堂教育选才制、留学生录用制、议员选举制等。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19274月,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所谓的“五权宪政”,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构成,其中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构和人事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类政府官员的考任工作。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但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

——摘编自廉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简评其改革成效。
2024-01-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古代太原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

时代城市行政设置
(最高级别)
所属区划地方行政体制
城市郡坡治所太原郡以器治天下。全国分36郡。山西有雁门郡、代郡、太原郡、河东都、上党郎.
西汉晋阳郡级治所(时木设部级治所)井州刺史部太原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并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亦称部),设立部、郡、县的三级体系
东汉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郡因西汉旧治,设并州制史部级治所,统一管理所辖郡县
三国槐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行政体制因汉之旧治,设州、郡、县三级。大原地区属魏辖区。另设有相当于郡级的王国,相当于县级的公国和侯国
西晋晋阳州坡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沿汉魏日制设州、郡、县三级
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州、县两级制
晋阳北都河东道并州唐初因隋制,设州、县两级制;贞观初年(627年)全国分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15道,并分为道、州、县三级制;中唐后又设置节度使
北京兼为河东节度使治河东道太原府
北宋太原路级治所河东路太原府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太原省级治所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
太原省级治所山西省太原府省、府(直隶州)、州县

——摘编自沈旸《丛衣集》

材料二   因元代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遏地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人评价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员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有明显差异。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原为例,简析汉晋时期的州与唐代的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
(2)根据材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并说明其不断演变的原因。
9 . 雍正、乾隆时期,政府曾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各族设立族正,以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这反映出该时期(     
A.基层治理体系已高度成熟B.政府重视宗族组织的作用
C.乡绅阶层主导了基层社会D.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10 . 据估算,从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厘金平均岁人一千万两白银,合计1.1亿两。但由于清廷被迫放权,厘金成为归各省督抚自行掌控的合法、可观的财源——厘金收入不用上交户部;税率多少、如何征、怎样调拨使用也不归户部过问,而是每省各自为政。这说明本时期(     
A.官场陋习积重难返B.洋务派开始兴起C.权力构架发生变化D.地方财政日益紧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